Polic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in Premodern Europe
作者:Carole Rawcliffe, Claire Weeda
出版社: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索书号:R199.56/P766/2019/Y
ISBN:9789462985193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环境再生问题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强度。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结果,导致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命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威胁。人们在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修复(restoration)、复原(rehabilitation)和再生(regeneration),开辟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能够生活得更为健康、舒适,保证经济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道路。当前,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环境再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欧洲作为现代工业革命的先驱,在这场环境再生的运动中走在了前列。了解欧洲环境再生的实践特别是城市环境再生的实践,对于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特别是老工业城市的振兴,可提供有益的启示。
伴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欧洲城市环境状况逐渐趋于恶化,城市原有的文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环境再生逐渐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60~70年代起,一些欧洲城市的地方政府针对当地突出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例如,意大利博洛尼亚于1969年开始实施保护历史街区与兼顾居民生活的政策。德国弗莱堡于1972年开始实施控制汽车进入市区的政策。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德国、荷兰和北欧诸国的许多城市在石油危机和反核电开发运动的冲击下,开始致力于能源自主和开发各种绿色能源。上述行动促进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经济活力的双赢,使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统一起来。
进入20世纪80~90年代,欧共体开始从欧洲整体乃至全球环境出发提出环境对策。这一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由于制造业的衰退和随之而来的产业结构转换,导致失业率上升。同时,随着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全球环境问题的发展,居民对环境的危机感与追求健康、安全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愈益强烈。面对上述经济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城市问题,欧共体于1990年发表了《城市环境绿皮书》,提出了有关欧共体城市环境问题的政策建议。绿皮书认为,经济活力与城市居民的健康是城市的本质要素,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都有赖于城市环境的改善。随后,欧共体的执行机构——欧洲委员会于1991年根据《城市环境绿皮书》的要求,设立了由政府机构的代表和大学研究人员约30人组成的城市环境专家组,对欧共体的城市环境政策提出建议,以促进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能源等各个领域的政策步入环境保护的轨道。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作为落实大会决议的后续行动,欧洲委员会环境理事会通过了《第五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和行动计划》。该计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未来政策的基础,并对可持续的含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可持续一词意在反映一种以无损于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持续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政策和战略,而持续的人类活动正是以这种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质量为基础。”可以说,这是欧洲环境政策的转折点。与20世纪80年代主要关注欧洲区域内部的问题不同,面对地球生命系统不断恶化的情况,该计划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欧洲环境政策的目标,使其具有影响欧洲整体发展的战略意义。
为了支持上述计划,欧洲各国的城市地方政府联合起来于1994年5月在丹麦的奥尔堡召开了第一次欧洲可持续城市会议,通过了《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宪章》(奥尔堡宪章)。宪章明确了应以全球和区域的环境容量为框架的“环境可持续”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并指出城市环境问题应以区域层次的平衡为基础寻求解决方案,而不应将其“输出”到外部或推向未来;应对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本要素进行投资;不应追求消费最大化,而应从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方面处理贫困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的社会平等;应在认清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为此,必须赋予城市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并使全体市民和相关利益集团加强信息沟通、参与决策过程。
参加奥尔堡会议的各城市地方政府为了推动欧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发起了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运动,鼓励各城市在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上相互支持与合作,推广先进经验,并组织一年一度的可持续城市的考核与奖励。签署奥尔堡宪章的城市最初不过80个,而到2002年已超过1100个。此外,欧盟城市环境专家组于1999年后也召开了三次研讨会,先后探讨了欧洲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可持续土地利用问题和欧洲统一的环境法。进入21世纪,欧洲城市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环境再生活动已在更大范围付诸实践,而不只是一种理念和目标。
《前现代欧洲的城市环境管理》一书于2019年由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出版社出版,作者是Carole Rawcliffe和Claire Weeda。本书结合法庭文件、城市法规、物质文物、健康指南和专著,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前现代欧洲城市当局如何试图创造一个干净、健康的环境。它颠覆了许多关于中世纪肮脏的观念,呈现了在现代医学和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城市的管理者如何在司法、宗教和社会文化领域执行公共卫生规范。
本书作为研究前现代欧洲的城市环境管理的专业书记,内容专业详实,语言浅显易懂,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1、本书不仅介绍了前现代欧洲的城市环境管理体系和规范,还讨论了公共卫生对司法、宗教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影响,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该领域的专业知识。
2、索引文献丰富,证明了这本书的知识性,真实性。而且,这些索引文献绝大部分都是最新研究,让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前沿进展。
3、本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图片生动形象,语言浅显易懂,语言介绍的同时,附上可以说明问题的图片,使得相关专业知识变得简单易读,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目录
1. 中世纪理想与文字中的清洁、文明与城市
2.从街道上看中世纪晚期英国城镇卫生治安
3.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城市监狱和公共卫生罪犯的起诉
4.中世纪晚期低地国家的公共卫生与市场
5.维护中世纪晚期多德雷赫特的环境
6. 中世纪蒙彼利埃的浑水
7. 中世纪后期诺曼底城镇的水源管理
8. 前现代帝国城镇的环境管理&初步探讨
9. 官方报道的矛盾与变异
兰天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