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生植物野外指南:肯尼亚山》

Field Guide to Wild Plants of Africa

作者:Ya-dong zhou

出版社:湖北科技出版社

书号:Q949-64/F453/2018/Y

ISBN9787535296542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肯尼亚山底海拔高约1 600米。海拔2 440米等高线上的周长约为153千米。峰顶地区主要为陡峻、角锥状的尖峰,包括巴蒂安峰(Batian,高5199)、涅里翁峰(Nelion,高5188)和莱纳纳峰(Point Lenana,高4985)。这座休眠已久的死火山大半已遭侵蚀,最高的几座山峰由堵住前火山口的结晶状霞石正长岩组成。从中央高峰呈放射状延伸的山脉为7条大山谷分隔。山坡上的溪流与沼泽源于几条正在后退的小冰川,其中最大的是刘易斯(Lewis)和廷德尔(Tyndall)。所有溪流的特色是呈明显的放射状流向,但最终皆注入塔纳河(Tana River)或埃瓦索恩吉罗河(Ewaso Ngiro River)

肯尼亚山是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死火山,位于肯尼亚中部。最高峰海拔5199米,是仅次于乞力马扎罗山的非洲第二高峰。她穿越赤道线,平时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而在晴朗的日子里几英里以外都可以看到屹立在远处的雪峰。巨大冰河形成的山谷紧靠群山,一片瑰丽的景色。山顶终年积雪,并有15条冰川伸延到海拔4300米处。海拔1 500─3500米多密林。海拔2000米以下多种植园,在火山岩发育的肥沃土壤上种植咖啡、剑麻、香蕉等。连同周围地区辟为国家公园。以热带雪峰景色和众多野生动物吸引大量旅游者。山脚和山腰设有旅馆和宿营地。其南面的尼安达鲁瓦山脉的茫茫林海间有野生动物园。

依高度不同,肯亚山有一连串独特的植被地区。草原覆盖著西部和北部的高地(有金合欢属〔Acacia〕和菅草属〔Themeda〕种类),南部和东部则以禾草和矮树为主。约从海拔1800(6000英尺)开始,茂密的环状森林覆盖山坡,向上延伸至海拔3000(10 000英尺)附近。较干燥的西部和北部两侧以雪松和罗汉松最多。森林上缘──海拔约2 400(8000英尺)以上──竹林遍布,但随著海拔愈高,竹林高度明显递减,最后没入继起的高大帚石楠区。在过渡地带(海拔3400~3 700米〔11000~12000英尺〕)之上即俗称的高沼地,是罕见的非洲高山植被带。再来就是苔藓和地衣,往上生长到海拔4600(15000英尺)左右。再往上就只有光秃秃的岩石、冰川和其他冰雪覆盖的地区了。肯亚山国家公园(1949年成立)占地718平方千米(277平方英里),涵盖肯亚山大部分海拔较低的边缘地区。公园及其四周有多种大型动物,包括象、水牛、黑犀牛和豹。一些濒危和稀有物种,如桑尼鹿(sunni buck)和白化斑马(albino zebra)也分布在那里。基库尤人(Kikuyu)以及和他们有亲缘关系的恩布人(Embu)、梅鲁人(Meru)在低海拔的肥沃山坡上开垦。

基库尤人称这座山为KirinyagaKere-Nyaga(意为「白色山脉」),自古以来一直尊这座山为他们全能之神恩盖(Ngai)的家。克拉普特(Johann Ludwig Krapt)是第一个发现此山的欧洲人(1849),后来,匈牙利探险家泰莱基(Samuel Teleki)伯爵和英国地质学家格列哥里(John Walter Gregory)分别於1887年和1893年攀登过肯亚山的一部分。英国地质学家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是第一位登上顶峰者(1899),同行的还有瑞士向导欧莱尔(Cesar Ollier)和布洛契尔(Joseph Brocherel)。纳纽基(Nanyuki)镇坐落於肯亚山的西北山麓,位於奈洛比(Nairobi)北方约190千米(120英里)处,有铁路与之相通;纳纽基和位於西部的纳罗莫鲁(Naro Moru)都是登山的主要基地。

肯尼亚山有两个湿润季节。3-6月的湿润期较长。12-2月为短暂的干燥季节。降雨量范围从北方到东南斜坡,由900毫米一直增大到2 300毫米。海拔2800米到3800米处常年存在一条降雨云带。大约4500米以上的大部分降水为降雪。雨季峰顶经常白雪覆盖,在冰川上形成一米以上的积雪层。年平均气温变化范围2℃3-4月最低,7-8月最高。白天气温温差很大,1-2月份约为20℃7-8月为12℃。空气流动剧烈,整个夜晚直到清晨,风不停地从山上吹下来。从早上到下午空气反方向上升。早上峰顶狂风大作,太阳升起后风速逐渐减小。

肯尼亚山的植被种类随海拔和降雨量变化。高山和次高山花卉丰富。降雨量875~1 400毫米之间,较干旱地区和海拔较低处,非洲圆柏和罗汉松生长占优势。西南和东北较湿润地区(年降雨超过2200毫米)内,柱子红树占优势。概括而言,大多数低海拔地区不在保护区内,用来种植麦子。东南斜坡海拔较高地区(2500-3 000米,年降雨超过2000毫米)的优势树种是青篱竹。中海拔地区(2600-2800)为竹子和罗汉松混生区。海拔稍高(2600-2800)或稍低(2500-2600)处为罗汉松。向山的西面和北面伸展开去,竹子逐渐稀少并失去优势。海拔2000-3500米,年降水2400毫米的地区,哈根属乔木占优势。海拔3000米以上,主要因为气温低,树高降低。罗汉松让位于金丝桃属树木。由于下层树木更加发达,因而树冠更加张开。青草茂盛的林间空地在山脊上很常见。较低的高山地区或沼泽(3400-380)特点是降水多,腐殖质土层厚,地形变化小,植物种类稍欠丰富。从生禾本植物、羊茅及苔草类占优势。丘陵草丛之中生长着斗篷草,老鹳草。较高高山区(3800-4500)地形变化较大,花卉种类更多,有巨大的莲叶植物,半边莲,千里光,飞廉属植物。土壤排水良好的地方,溪流旁边和河岸处,生长着各类禾本植物。尽管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还可以发现维管植物,但从大约海拔4500米高度起,连绵的植被消失了。

《非洲野生植物野外指南:肯尼亚》一书于2018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是Ya-dong zhou

本书作为讲述非洲植物分类的书籍,内容专业详实,语言浅显易懂,具有以下特点:

1、            语言浅显易懂,含有大量优美图片,提起读者兴趣

2、            含有大量参考文献,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植物分类的相关知识

3、            本书最后罗列大量植物分类的专业词汇

 

本书目录

第一章树木

第二章灌木

第三章藤本植物或者攀岩植物

第四章草药

第五章草状草本植物

第六章石松和蕨类植物

 

王昊宇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