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Biotechnology, Volume 1: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植物生物技术——原理,技术和应用(第1卷)

作者:by Bishun Deo Prasad,Sangita Sahni (Editor), Prasant Kumar, Mohammed Wasim Siddiqui

出版:CRC Press

索书号:Q946/P713f/V.1/2018/ Y

ISBN: 978-1-77188-580-5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本书是这套新的两卷本中的第一本,它提供了生物技术基础知识到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信息之旅。了解新的和新方法是解决植物生物学问题的先决条件,为此,编辑们汇集了一组贡献者,他们讨论了最新的技术及其在植物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这些章节讨论了一些最近的技术,如TILLING(靶向基因组中诱导的局部病变),研究多样性的分子技术的进步,蛋白质纯化以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的方法和分析。该卷还涵盖了分子标记和QTL映射,包括四个章节,涉及不同的分子标记,映射种群的发展以及用于充分详细剖析植物复杂性状遗传基础的关联映射。

着丝粒是在细胞周期中组织和调节染色体行为的基因组区域,它们的变异与真核生物中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核型进化和物种形成有关。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着丝粒的高度重复性和表观遗传性质被记录下来。在基因组生物技术工具的快速扩展的帮助下,最近揭示了几种植物和人类着丝粒的完整序列和结构组织。在这里,我们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关于DNA组成和组蛋白H3变体(CENH3)依赖性着丝粒建立和身份的着丝粒生物学知识。我们讨论了着丝粒在确保细胞分裂和维持不同物种的三维(3D)基因组结构方面的作用。我们进一步强调了操纵着丝粒以产生单倍体或在植物中诱导多倍体后代以进行育种计划的潜在应用,以及用CRISPR / Cas靶向着丝粒用于染色体工程和物种形成的潜在应用。最后,我们还评估了植物人造染色体中从头设计和合成着丝粒的挑战和策略。植物着丝粒的生物技术应用,对于未来作物的遗传改良和精准合成育种将具有巨大的潜力。

棉花的种间育种利用了来自不同亲本系的理想基因之间的遗传重组。然而,来自基因区域内交叉的表达新等位基因(ENA)及其在FL改善中的意义目前尚不清楚。本文生成了191个源自CRI36G. hirsutum×Hai7124G. barbadense)的种间反交自交系的重测序基因组和277个动态纤维转录组,以鉴定可能影响FLENA和极度表达的基因,并揭示了纤维伸长的动态调控网络。在发育中的纤维中的35420个表达基因中,鉴定了10366ENA并优先分布在染色体亚端粒区域。总共有1056-1255ENA在纤维中以5-15 dpa(开花后几天)显示出对纤维的越界表达,其中520个位于FL-QTL中,GhFLA9(重组等位基因)对FL的影响大于CRI36等位基因的GhFLA9。使用ENA作为一种标记,我们鉴定出三种新的FL-QTL.此外,还鉴定出456个极度表达的基因,这些基因优先分布在重组热点中。基因表达数量性状位点分析分别鉴定出128610891059个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分别在51015 dpa时与FL性状共定位。最后,我们通过CRISPR-cas9系统验证了与纤维伸长率相关的Ghir_D10G011050基因。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发育中的纤维基因(特别是ENA)在渗透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和表达,以及它们在FL中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植物生物技术——原理,技术和应用(第1卷)》一书于2018年由CRC Press出版,作者是by Bishun Deo Prasad,Sangita Sahni (Editor), Prasant Kumar, Mohammed Wasim Siddiqui

《植物生物技术——原理,技术和应用(第1卷)》一书中,研究人员介绍了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的基本概念,重点是最近的技术发展,讨论的主题主要包括二十个章节。《植物生物技术——原理,技术和应用(第1卷)》一书从各个方面讲解了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的基础内容和研究方法,旨在为想要进一步研究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人员提供简明易懂的介绍以及方法技术指导。

《植物生物技术——原理,技术和应用(第1卷)》一书作为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专业研究读物,观点新颖独到,内容饱满详实、语言浅显易懂,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点:

1、本书分为二十个章节,既讲解了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的基础知识,还讲解了深入研究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的应用范围,是一本应用性很强的书籍,对于想要学习研究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本很有意义的指导书籍。

2、每个章节都是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所撰写,因此,本书讲解既详细又专业,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最新的前沿进展。

总的说来,《植物生物技术——原理,技术和应用(第1卷)》一书为想要了解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的研究方法的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导读路径,作为植物生物技术的原理,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一本前沿研究图书,是一本值得为想要涉足该领域的人员推荐的专业书籍。

 

关于作者:

Mohammed Wasim Siddiqui博士是印度萨布尔比哈尔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和收获后技术系的助理教授和科学家,也是超过35篇期刊文章,40多本书章节和几篇会议论文的作者或合著者。他有18本书,由ElsevierUSACRC PressUSASpringerUSAApple Academic PressUSA出版。

他是两本名为“采后生物学与技术”和“园艺科学创新”的系列丛书的创始主编,该系列丛书由美国新泽西州苹果学术出版社出版,他也是园艺科学的高级收购编辑。他还创办了一份国际同行评审期刊《采后技术杂志》。Siddiqui博士一直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和积极审稿人,包括园艺研究(自然出版集团),收获后生物学与技术(Elsevier),PLoS ONE,(PLOS),LWT-食品科学与技术(Elsevier),食品科学与营养(Wiley),植物生长调节杂志(Springer),植物生理学学报(Springer),植物生理学学报(Springer),食品科学与技术杂志(Springer), 印度农业科学杂志(ICAR)等。

Siddiqui博士获得了许多奖项和奖学金,以表彰研究和教学成就。最近,他被授予2017年印度荣耀奖,2016年最佳研究员奖,2016年印度最佳公民奖,2016年巴拉特乔蒂奖,2016年杰出研究员奖,2015年最佳青年研究员奖,2015年青年科学家奖和2014年青年成就者奖,以表彰来自国家和国际知名组织在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他还获得了印度新德里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颁发的Maulana Azad国家奖学金。他是印度喜马偕尔邦瑙尼人与自然进步协会(SADHNA)的名誉董事会成员和终身作家协会。他一直是多个国家和国际研讨会/会议/峰会组织委员会的积极成员。他是建立美国世界食品保存中心(WFPC)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成员之一。目前,他是美国WFPCLLC的积极合作伙伴和支持者。考虑到他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他的传记已发表在亚太名人录,着名国家:印度名人录,印度荣誉最佳公民亚洲名人录中。

Siddiqui博士在印度贾巴尔普尔的Jawaharlal Nehru Krishi Vishwa Vidyalaya获得了 B.Sc(农业)学位。他获得了印度纳迪亚莫汉布尔Bidhan Chandra Krishi ViswavidyalayaM.Sc.(园艺)和博士学位(园艺),专攻收获后生物技术。他获得了来自不同资助机构的几笔赠款,以开展他的研究项目。他积极地沉迷于教学(研究生和博士生)和研究,并且他已经证明了自己是收获后生物技术领域的活跃科学家。

Bishun Deo Prasad博士是印度萨布尔比哈尔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和科学家。他在著名的同行评审国际期刊上发表了12篇研究论文,并为一本合著的书做出了贡献。他写了几本书的章节,并向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提交了10个不同分离物的序列。他是《国际农业科学杂志》和《环境生物学杂志》的审稿人。普拉萨德博士因其工作而获得了多个享有盛誉的奖项。普拉萨德博士与水稻、芸苔属、拟南芥、亚麻籽、扁豆、蔬菜(苦瓜和尖头护卫)和园艺(芒果、荔枝和香蕉)作物的生物技术方面有联系。他还与水稻,双歧杆菌和拟南芥的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研究以及水稻中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的突变育种方面有关。

Sangita Sahni博士是DholiTirhut农业学院植物病理学系的初级科学家和助理教授,以及印度比哈尔邦萨马斯蒂布尔PusaRajendra Prasad中央农业大学。她在知名的同行评审的国家和国际期刊上发表了10篇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一本作者的书籍和几本书的章节。她是DholiTirhut农业学院农业研究信息系统(ARIS)小组的负责人,也是印度普萨拉金德拉农业大学不同委员会的成员。她一直是多个国家和国际研讨会组委会的积极成员。Sahni博士与拟南芥和双歧杆菌的分子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研究有关。 她还与鹰嘴豆和MULLaRPmungbeanurdbean,扁豆,lathyrusrajmash和豌豆)的病理方面有关。她积极参与教授植物病理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生和研究生课程。在她的研究中,她从不同来源分离出几种细菌分离物,并将其序列提交给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Prasant Kumar博士是印度古吉拉特邦苏拉特Uka Tarsadia大学基础和应用科学系C. G. Bhakta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他是10篇同行评审期刊文章和8篇会议论文和通讯的作者或合著者。他是多家同行评审期刊的审稿人和编辑委员会成员。他一直是多个国家和国际研讨会和会议组委会的积极成员。他之前是印度古吉拉特邦阿南德的Sarder Patel大学的助理教授。

Mohammed Wasim Siddiqui博士是印度萨布尔比哈尔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和收获后技术系的助理教授和科学家,也是31篇同行评审研究文章,26本书章节,两本手册和18篇会议论文的作者或合著者。他有十几本编辑过的书和一本值得称赞的书。Siddiqui博士建立了国际同行评审的采后技术期刊。他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许多组织的资助和受人尊敬的奖项。他是多个国家和国际研讨会,会议和峰会的组织委员会的积极成员。他是建立美国世界食品保存中心(WFPC)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成员之一,目前是积极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

 

本书目录:

生物技术的历史

苏海尔·穆扎法尔和比顺·德奥·普拉萨德

 

植物生物技术在作物改良中的范围和重要性

Ashish RanjanDevanshi Khokhani

 

发展中国家植物生物技术的范围

Tushar Ranjan,Sangita Sahni,Bishnu Deo PrasadRavi Ranjan KumarKumari RajaniVijay Kumar /h.Vaishali Sharma,Mahesh KumarVinod kumar

 

花药/花粉培养对作物改良的基本原则及研究进展戈维纳尔·巴迪格尔·巴斯卡拉

胚胎培养和胚乳培养

Manoj KunduJayesh Pathak Sangita Sahni

 

愈伤组织归纳

Tushar Ranjan,Bishnu Deo PrasadSunita KumariRam Balak Prasad NiralaRavi Ranjan KumarvijaKumar Jha, Vaishali SharmaMd ShamimAnand kumar

 

原生质体分离和融合

Uday SajjaTushar RanjanBishnu Deo Prasad

 

索马克隆变异

Ashutosh PathakAruna joshi

 

索马克隆变异:作物改良的组织培养方法

Kumari RajaniRavi Ranjan KumarTushar Ranjan,Ganesh PatilAnand Kumar

 

限制性内切酶

Shiv Shankarlmran UddinSeyedeh Fatemeh Afzali

 

插入DNA连接到克隆载体中

Tushar RanjanPankaj KumarBishnu Deo PrasadSangita SahniVaishali SharmaSonam Kumari,Ranjan KumarMahesh Kumar,Vijay Kumar JhaPrasant Kumar

 

印迹技术

Prasant KumarMitesh Dwivedi,ChandraPrakashSangita SahniBishun Deo

 

PrasadPCR技术进展与RNA干扰

苏海尔·穆扎法尔

 

耕作:勤奋和约束的基因组

G.塔帕和.G.赫希尔

 

研究多样性的分子技术进展

Prasant KumarMitesh DwivediMitesh B.Patel,Chandra PrakashBishun Deo Prasad

 

蛋白质纯化:科学与技术

Ganesh PatilRavi Ranjan KumarTushar Ranjan Kumari Rajani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方法和分析

Vaishali Sharma,Tushar RanjanPankaj KumarAwadhesh Kumar PalVjay Kumar JhaSangita Sahni和比顺德奥普拉萨德

 

植物生物技术中的分子标记

Gaurav V. SanghviGaurav S. Dave

 

人口测绘的发展

Anand Kumar,Tushar RanjanRavi Ranjan KumarKumari RajaniChandan Kishore

 

植物QTL测绘原理与实务

Sunayana RathiAkhil Ranjan Baruah,Surojit SenSamindra Baishya

 

关联映射:剖析复杂性状遗传基础的工具我n植物

Sweta SinhaAmarendra Kumar,Renu KushwahRavi Ranjan Kumar

 

 

林岚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