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动物的洞穴模式

Burrow Pattern in Rodents

 

作者:Chanchal Kumar Manna, D. Chattopadhyay

出版:Nova Science

索书号:Q959.837/M282/2022/Y

ISBN: 978-1-68507-017-5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本书的想法来自于与学生、研究学者、教师和其他从事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农业实践、农业产品在农村的储存、家庭产品在房屋和商店的保存,特别是为了环境保护的人士的定期讨论。我觉得有必要了解啮齿动物的生物学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态位中的各种活动。在季节变化和各种大气条件下,啮齿类动物特别是大鼠和小鼠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气候变化是维持农业生产力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在小规模和边缘农业社区,即使损失一种作物也会导致家庭饥饿或营养不良。在印度,农业是该国最大的企业。一个企业只有持续增长才能生存。这解释了在农民福利方面采用增加收入方法的理由。希望解决农业挑战,实现农民福利目标的关键在于提高稳定的农业收入。农业部门面临着各种频繁发生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气候和天气风险、自然灾害、虫害和疾病,它们造成的生产结果变化很大。农业本质上是生物的,容易受到几个外部因素的影响。保护生产系统不受这些漏洞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从实现目标产量的角度来看,有效管理脊椎动物害虫也很重要。与此同时,还有生物压力,如温度、降雨模式、盐度等,以及病原体、寄生虫、昆虫等引起的生物压力。印度农业的另一个新问题是脊椎动物害虫和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导致作物产量急剧下降,并给农业社区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造成农业损失的主要脊椎动物包括啮齿动物、掠食性鸟类和高等脊椎动物。在103种啮齿动物中,只有十几种参与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和贮藏过程中的农业破坏。同样地,在处理脊椎动物的害虫问题时,我们也需要多管齐下,在不伤害野生动物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有害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波兰、俄罗斯和日本,对农业景观中有问题的动物的控制是通过狩猎、笼子、射击、电刑和转移。在某些情况下,大规模使用毒饵来控制野猪,比如在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在不丹,训练有素的农民正在从事捕猎野猪的工作。意大利是一个使用单氟醋酸钠或华法林来控制野猪威胁的国家。虽然这些方法在管理有问题的脊椎动物方面是有效的,但这些方法都不适用于印度的情况,因为大多数问题动物都列在1972年《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附表一至附表二。在这种情况下,在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脊椎动物管理实践,需要具有战略意义、逻辑意义、经济意义,最重要的是,必须在法律上健全。

啮齿动物高度适应各种生境,农田和粮食仓库分别为农田和共生啮齿动物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啮齿动物因其不断增长的门齿而形成的啃食习惯,以及它们巨大的繁殖潜力,使它们成为最具破坏性的生物之一。此外,啮齿类动物有很大的食粮潜力,因为它们通常每天消耗其体重的5- 10%。同样地,位于农田附近的打谷场也是啮齿类动物的绝佳住所和庇护所。

在温带地区,牧草和大田作物的啮齿动物主要来源于草地物种,林业和果园的啮齿动物主要来源于林地物种。数量趋于循环,生长季节增加,冬季减少。不同年份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中也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类型细分,但总体上种群波动较小。干旱条件可能包括有规律但短而稀疏的雨季。适应干旱环境的啮齿类动物能对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任何作物造成危害。在赤道热带地区,较为稳定的气候往往持续有利于啮齿动物的增加。种群数量可能随着降雨和作物季节的变化而波动,但在多年生作物中,种群数量趋于相对稳定。热带高地有亚热带和热带环境的一些特征和物种。

通常,某些物种与特定的作物密切相关,特别是当作物大规模种植时,那些为一个物种完成其生命周期提供所有需求的作物。这引出了另一个广泛的区别。常住鼠害、季节性发病鼠害和周期性入侵鼠害之间的关系。

啮齿动物对作物的损害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所涉及的物种(ii)作物生长阶段(iii)害虫数量(iv)作物的可获得性(v)物理环境。收集了关于不同农业气候区啮齿动物对作物损害的信息。不同年份,小麦、水稻和甘蔗因啮齿动物造成的损失在2- 20%之间;花生3- 10%;珍珠小米和高粱占3- 12%;2.3 - 7.81%();在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中,棉花为3% - 23%,豆类为22% - 8%。水稻、小麦、甘蔗和花生是最容易受到啮齿动物破坏的作物。

对于庇护所和筑巢,许多物种更喜欢自然的开口、原木、碎片或岩石、树木或其他结构,包括人类建造的。此外,许多啮齿类动物很容易利用其他动物挖出的洞穴。另一方面,许多物种创造了自己的洞穴系统。这些物种包括地松鼠、花栗鼠、田鼠和老鼠等等。一些引入的啮齿类动物也会制造洞穴,包括大鼠、家鼠和海狸鼠。一些物种,如口袋地鼠,被认为是在地下生活的,因为它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地下。然而,大多数穴居啮齿类动物被认为是穴居动物,因为它们花大量时间在地面上觅食和进行其他活动。根据土壤类型、压实度和深度的不同,穴居系统在不同的啮齿类动物之间,甚至在同一物种内部都有很大的差异;水位水平;方面和斜率;植被类型和密度;纬度等。在印度情景中,由于土壤类型、食物结构和气候情况的不同,各种类型的洞穴模式有很大的差异。作者还试图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积累更多关于洞穴系统的资料。因此,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该物种的特殊洞穴结构及其生理条件。对这一特定主题的讨论将有助于了解各种类型的啮齿动物的生活,不仅在印度,而且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这本书开始的形态描述一些常见的啮齿动物在印度的场景。在各种啮齿类动物中,一些解剖结构包括与它们的身体运动和骨骼结构有关的肌肉结构已经被描述。为了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挖洞,啮齿类动物如何利用它们的肌肉骨架结构已经在牙科上进行了讨论。不仅如此,作者还描述了重要作物和其他结构的破坏情况,特别是在农田、上帝的领地和公共场所。公园、铁路场、围堤、建筑物和道路被各种各样的锈蚀破坏。希望这些研究对从事农业科学的学生、研究工作者、研究科学家和其他与农业直接相关的人有所帮助。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封闭洞穴系统内以及在不利环境条件下的呼吸过程。通常在封闭的洞穴系统中,一些缺氧条件占优势。没有人知道洞穴内氧气供应不足时的呼吸过程。一些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成果也得到了考虑。希望鼓励这一特定领域的学生和研究工作者以定量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

本书的主要重点是啮齿动物的洞穴模式。在撰写手稿期间,作者强调了一个相关点,即啮齿动物传播的各种疾病。很明显,这本书的主题是洞穴模式。但作者正确地讨论了一些与啮齿动物传染病有关的重要问题

 

本书目录:

前言

确认

介绍

第一章大鼠的形态学

第二章大鼠的洞穴和洞穴模式

第三章啮齿动物的损害模式。

第四章啮齿动物传染病

参考文献

术语汇编

作者联系信息

索引

 

胡萌欣  武大生科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