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Anim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作者:George Gardner
出版社:Syrawood Publishing House
索书号:Q953/A598g/2019/Y
ISBN:9781682867549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动物是多细胞真核生物。它们是动物界的重要一环。动物遗传学,作为遗传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人类有关的各种动物,如家畜、鱼类、鸟类、昆虫等动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和遗传改良的原理与方法。除了讲述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与改变等分子遗传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扩展、非孟德尔遗传等细胞遗传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以及群体遗传学基础以外,还涉及动物基因组学和动物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动物基因组是指动物体内所有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遗传物质包括DNA或RNA(病毒RNA)。真核基因组由一条或多条线性DNA染色体组成。组成真核生物基因组的染色体的数量差异很大,蚂蚁和无性线虫的基因组每个只有一对染色体,而蕨类物种有720对染色体。人类细胞具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除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外,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自己的DNA和染色体,因此,也有“线粒体基因组”和“质体基因组”的说法。与它们来源的细菌一样,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环状染色体。与原核生物不同,真核生物具有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外显子-内含子组织和一定数量的重复DNA。哺乳动物和植物基因组的大多数由重复DNA组成。
携带合成蛋白质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编码序列。不同物种中编码序列占基因组的比例差异很大。较大的基因组不一定含有更多的基因,并且复杂真核生物中非重复DNA的比例随着基因组大小的增加而减少。简单的真核生物如秀丽隐杆线虫和果蝇中,编码DNA比例高于重复DNA,而更复杂真核生物基因组则往往主要由重复DNA组成。一些植物和两栖动物基因组中重复DNA的比例超过80%。同样,人类基因组中只有2%编码DNA。非编码序列包括内含子,非编码RNA的序列,调控DNA和重复DNA。人类基因组的98%属于非编码序列。基因组的重复DNA有串联重复序列和分散重复序列。
转座子TE是具有特定结构的DNA序列,它们可以在基因组中跳动,位置不固定。I类TE通过复制和粘贴机制跳动位置,II类TE从基因组中切除并插入新位置。TE的运动是真核生物基因组进化的驱动力,因为它们的插入可以破坏基因功能,TE之间的同源重组可以导致基因的复制,TE还可以将外显子和调节序列改组到新的位置。反转录转座子可以转录成RNA,然后在另一个位点被复制到基因组中。反转录转座子可分为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和非长终端重复序列(非LTR)两大类反转录转座子。
生物体所有细胞都源自同一个单细胞,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同的基因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细胞间会出现差异。细胞分裂期间的DNA复制和环境诱变剂的作用都可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突变会导致癌症,因为它们会导致细胞更快地分裂并侵入周围组织。在减数分裂期间,二倍体细胞分裂两次以产生单倍体生殖细胞。在此过程中,重组导致遗传物质从同源染色体重新洗牌,因此每个配子具有独特的基因组。基因组不仅仅是生物体基因的总和,基因组还含有其它可以考虑特定基因及其产物的特征。复制在基因组的塑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复制的范围包括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延伸、基因簇的复制、整个染色体甚至整个基因组的复制。这种复制可能是创造遗传新性状的基础。
对基因和繁殖过程的研究对于理解动物的多样性和特性至关重要。在动物中,DNA排列在多条线性染色体上,这些染色体可能很长。大多数动物是二倍体的,这意味着它们的每个染色体都有两个同源拷贝,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这也意味着他们拥有每个基因的两个副本。特定基因特有的两个等位基因存在于两条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上。在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中,负责遗传雄性和雌性特征的基因分别是Y染色体和X染色体。
《动物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一书于2019年由Syrawood出版社出版,作者是George Gardner。这本书内容广泛,阐明了关于动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的未来发展的概念和创新模型。这本书所包含的主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为读者提供动物遗传学与基因组学透彻的了解。此外,本书作为研究动物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的专业书记,内容专业详实,语言浅显易懂,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1、本书不仅介绍了动物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的基础知识,还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技术,并结合具体实例的应用,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动物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2、索引文献丰富,证明了这本书的知识性,真实性。而且,这些索引文献绝大部分都是最新研究,让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前沿进展。
3、在本书的最后,将出现的专业词汇都罗列出来,大大方便了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对动物遗传研究的专业术语的认知。
4、本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语言浅显易懂,对于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目录
1. 倍性水平对毛水蚤复合体中关键元件插入分布的影响
2. 四个DNA转座子在无脊椎动物和蝙蝠体内的重复水平转移
3. 长尾蝙蝠和非短尾蝙蝠的差异SINE进化
4. 转座子对四种硬骨鱼基因组大小差异的贡献
5. 小鼠VL30反转录转座子的基因组分析
6. DNA转座子家族POKEY在水蚤种复合体中的分布
7. 利用纳塔尔小翅目昆虫基因组定位蝙蝠转座子旋转
8. 埃及伊蚊活性突变体样转座元件Muta1的功能特性
9. 限制性内切酶系的球状结构和功能:与真核剪接因子Prp8的相似性
10. 鸡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鸡基因组中产生基因组变异
11. 20种果蝇LTR型反转录转座子的进化历史
12. 鸟类基因组中水手分子Galluhop的进化史
13. 果蝇P元件piRNA产生的M和Q菌株的多样性及其与P-M杂交不育的关系
14. 雀形目鸟类早期进化过程中正弦反转录病毒的从头出现
15. 小鼠IAP反转录转座子基因位点特异性高甲基化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相关
16. 果蝇bari3转座子的分布和功能特征
17. 果蝇的全基因组测序鉴定了Polyphemus,一种最近被激活的Tc1样转座子,可能在杂交发育不全中起作用
18. 转座子在甲壳类和昆虫之间及内部的水平转移
兰天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