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重要真菌图谱》

Atlas of Clinically Important Fungi

作者:Carmen V. Sciortino

出版社:‎Wiley-Blackwell

书号:Q949.32-64/S417/2017/Y

ISBN978-1119069669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真菌(Fungus)一词的拉丁文”Fungus 原意是蘑菇。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 1万属12万余种(属与种都是单位,且属大于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中国大约有4万种(种为单位)。按照林奈(Linneaus)的两界123分类系统,人们通常将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其中,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高等真菌,多数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如银耳、金针菇、竹荪、牛肝菌、灵芝等,但也有豹斑毒伞、马鞍、鬼笔蕈等有毒种。另外,半知菌亚门中约有300属是农作物和森林病害的病原菌,还有些属是能引起人类和一些动物皮肤病的病原菌,如稻瘟病菌,可以引起苗瘟、节瘟和谷里瘟等。

真菌是(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壁的异养生物。种属很多,已报道的属达1万以上,种超过10万个。其营养体除少数低等类型为单细胞外,大多是由纤细管状菌丝构成的菌丝体。低等真菌的菌丝无隔膜,高等真菌的菌丝都有隔膜,前者称为无隔菌丝(coenocytic hypha),后者称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在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含有甲壳质(chitin),其次是纤维素。常见的真菌细胞器有:线粒体,微体,核糖体,液泡,溶酶体,泡囊,内质网,微管,鞭毛等;常见的内含物有肝糖,晶体,脂体等。

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但真菌其实是单鞭毛生物,而植物却是双鞭毛生物。不同于有胚植物和藻类,真菌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属于腐生生物——经由腐化并吸收周围物质来获取食物。大多数真菌是由被称为菌丝的微型构造所构成的,这些菌丝或许不被视为细胞,但却有着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成熟的个体(如最为人熟悉的蕈)是它们的生殖器官。它们和任何可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不相关,反而跟动物很亲近,两者同属后鞭毛生物。因此,真菌被归类自成一界。

虽然很早就已经知悉真菌和动物的演化关系比植物要来得相近,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植物学入门对它们的介绍仍然比动物学入门要深入得多。

真菌通常又分为三类,即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它们归属于不同的亚门。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常见的大型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它们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

真菌的细胞既不含叶绿体,也没有质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

真菌常为丝状和多细胞的有机体,其营养体除大型菌外,分化很小。高等大型菌有定型的子实体。除少数例外,真菌都有明显的细胞壁,通常不能运动,以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常见的真菌感染多为白色念珠菌、阴道纤毛菌、放线菌等。盐水涂片中注意寻找真菌孢子、菌丝或纤毛菌丛。

分类研究史外国学者分类

1、在林奈(1735)建立的两界分类系统(动物界和植物界)中,真菌属于植物界。

2、在Hogg(1860)和 Haeckel(1866)先后建立的三界分类系统(原生生物界、动物界和植物界)中,真菌属于原生生物界。

3、在Copeland(1938)建立的四界分类系统(菌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和植物界)中,真菌属于原生生物界。

4、在Wittaker(1968)建立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中,把真菌单独作为一界处理。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纵横统一的系统,在纵的方面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即无细胞生物原核单胞生物真核(单胞多胞)生物。在横的方面显示了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光合作用的植物,吸收营养的真菌和摄食的动物。 

《临床重要真菌图谱》一书于2017Wiley-Blackwell出版,作者是Carmen V. SciortinoCarmen V.Sciortino是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科的临床医学教授,也是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Robley Rex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微生物学主任和分子病理学副主任。

尽管有许多文本为真菌鉴定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但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很少有时间阅读文本。大多数人都很匆忙,寻找有助于指导他们鉴定真菌的形态学信息。

《临床重要真菌地图集》为读者提供了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真菌列表,以及按孢子形成和形态划分的真菌分类。特定真菌的特征特征通过一系列图像显示,真菌的外观与测试当天在作者实验室中的情况相同。为此,我们提供了大量(6-20张)彩色照片,以便技术人员有足够的参考照片来识别单个生物体的各种形态。生物体照片从宏观群体视图开始,然后是微观视图。还包括一些微生物的临床病理照片,展示了该生物体在人体组织中的表现。

本书还提供了一组文献引用,以便进一步阅读。

这本用户友好的真菌图谱为那些寻求医学真菌学领域信息的人提供了一个资源,特别是关于使用培养形态学参数识别生物体的信息。

本书作为讲述真菌的书籍,内容专业详实,语言浅显易懂,具有以下特点:

1、含有大量各种真菌的图片,帮助读者理解

2、本书最后罗列大量真菌的专业词汇

 

本书目录

第一章真菌的分裂

第二章微生物的描述和成像

 

 

王昊宇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