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Nutrition Vitamins
作者:Vinood B. Patel
出版社:Academic Press
索书号:Q56/M718/2020/Y
ISBN:9780128119075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维生素是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前体物。反刍动物瘤胃的微生物能合成机体所需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维生素不是形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也不是能源物质。它们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多种化学反应,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以维持动物的健康和各种生产活动。维生素缺乏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产生一系列缺乏症,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维生素的需要受其来源、饲粮(料)结构与成分、饲料加工方式、贮藏时间、饲养方式(如集约化饲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和延长贮藏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人们都倾向于增加某些维生素在饲粮中的添加量,有时可超过需要量十倍。
人们对维生素所表现的营养作用的认识,往往先于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少维生素的生物学功能目前还没有彻底搞清,而且也还没有一个满意的为大家所接受的维生素定义。目前已确定的维生素有14种,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它们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可从食物及饲料的脂溶物中提取。在消化道内随脂肪一同被吸收,吸收的机制与脂肪相同,凡有利于脂肪吸收的条件,均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以被动的扩散方式穿过肌肉细胞膜的脂相,主要经胆囊从粪便中排出。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引起中毒,代谢和生长障碍,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一般与其功能相联系,除维生素K可由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合成所需的量外,其它脂溶性维生素都必须由饲粮提供。
目前已确定的水溶性维生素共有十种,另有几种没有完全确定,常称为类维生素或假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水溶性维生素可从食物及饲料的水溶物中提取。②除含碳、氢、氧元素外,多数都含有氮,有的还含硫或者钴。③B族维生素主要作为辅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的各种反应。多数情况下,缺乏症无特异性,而且难以与其生化功能直接相联系。食欲下降和生长受阻是共同的缺乏症状。④B族维生素多数通过被动的扩散方式吸收,但在饲粮供应不足时,可以主动的方式吸收。维生素B的吸收较特殊,需要胃分泌的一种内因子帮助。 ⑤除维生素B2外,水溶性维生素几乎不在体内贮存。⑥主要经尿排出(包括代谢产物)。所有水溶性维生素都为代谢所必需。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合成足够动物所需的B族维生素,一般不需饲粮提供,但瘤胃功能不健全的幼年反刍动物除外。猪肠道微生物也能合成, 但难于吸收。家禽肠道短,微生物合成有限,吸收利用的可能性更小,一般需饲粮供给。工厂化饲养,食粪机会少,单胃动物对饲粮提供的需要量增加。
大多数动物能在体内合成一定数量的维生素C。人、猴和豚鼠,因肝脏中缺少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故不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在高温、运输、疾病等逆境情况下,动物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测来描述:①血液和尿中维生素的浓度;②维生素的功能酶的代谢产物含量;③以维生素为辅酶的特异性酶的活性。相对于脂溶性维生素而言,水溶性维生素一般无毒性。
《维生素的分子营养》一书于2020年由Academic Press出版社出版,作者是Vinood B. Patel。本书介绍了维生素的营养和分子方面,特别是维生素A、B1(硫胺素)、B2(核黄素)、B#(烟酸)、B5(泛酸)、B6、(吡多醇)、B7(生物素)、B9(叶酸)、B12 (colbamin)、C、D、E和K。作为分子营养系列的一部分,本书在营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对维生素进行了讨论,包括信号转导,转运体,氧化应激,受体,摄取,免疫,增殖,内质网,分化,致癌和凋亡。本书也涵盖了维生素与饮食和营养健康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发现。
本书作为研究维生素的专业书记,内容专业详实,语言浅显易懂,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1、本书概述了与维生素有关的分子营养在维护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本书综述了维生素在饮食和营养健康相关方面的重要发现;
3、本书讨论了维生素对健康的影响,涉及癌症、糖尿病、关节炎和衰老等各个方面。
本书目录
1. 不同生命阶段对维生素的膳食需求
2. 生物活性维生素金属化合物:维生素的其他潜在应用
3. 维生素E:概述
4. 维生素E:结构和形式
5. 富含核黄素的发酵豆浆氧化还原介导的肠道调节:寻找新型益生元
6. 维生素B12综述
7. 膳食中吡哆醇(维生素B6)和硒相互作用的营养基因组学方面及其在生殖中的意义
8. 维生素K2是临床相关分子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
9. 生物素状态筛选
10. 维生素B1和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11. 硫胺素,氧化应激和乙醇
12. 核黄素(维生素B2)和线粒体能量
13. 同型半胱氨酸、B族维生素和胆碱与缺血性中风风险的关系
14. 烟酸和高脂血症
15. 维生素B6对抗炎症、炎性小体和慢性疾病的新预防机制
16. 维生素B6或吡哆醇在实验性大脑氧化应激中的新特性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叶酸的使用
18. 叶酸在胎盘中的运输
19. 钴胺素(维生素B12)吸收不良
20. γ-生育三烯醇逆转乳腺癌细胞Warburg效应与5 ' - amp活化激酶活化有关
21. 维生素D受体的活化和预防动脉老化
22. 维生素D在免疫调节和糖尿病中的作用
23. 维生素E:营养方面
24. 维生素E:代谢和分子方面
25. 肝脏疾病中维生素E和一氧化氮的关系
26. 维生素E和生殖健康
27. 维生素在慢性肾病中的作用
28. 炎症性肠病和脂溶性维生素
29. 前列腺癌和维生素K的应用
30. 维生素和表观遗传学
31. 维生素D对细胞转录的控制及其在肝脏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32. 维生素B3:与GPR109A受体相关的烟酸和转录组分析
33. 维生素C:表观遗传作用和癌症
兰天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