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作者:Erik Pierre

出版:Callisto Reference

索书号:Q7/M718p/2019/Y

ISBN: 978-1-64116-061-2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细胞生物学广泛地利用相邻学科的成就,在技术方法上是博采众长,凡是能够解决问题的都会被使用。例如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基因的结构,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染色体上的各种组蛋白和它们对基因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或者利用免疫学的方法研究细胞骨架的各种蛋白(微管蛋白、微丝蛋白、各种中等纤维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在生命活动中的变化。起源于分子遗传学的重组DNA技术和起源于免疫学的产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也成了细胞生物学的有力工具。显然,一种方法所解决的问题不一定属于原来建立这一方法的学科。例如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解决了核小体的结构,严格地说这应是形态学的范畴。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学科的界限因此被抹掉了。也许可以说细胞核移植、微量注射和细胞融合是细胞生物学自身发展起来的方法,但是用这些方法进行的实验往往也需要其他方法配合来做进一步分析。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和阐述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是当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基础学科。它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中心是分子遗传学)和蛋白质-脂质体系(即生物膜)。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是整个自然科学的一件大事,它使整个生命科学的研究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实际应用方面,它是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后者正在工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要的作用。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受分子生物学的渗透和影响尤其重大。

结构分析遗传物质的研究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结构分析的中心内容是通过阐明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来解释细胞的生理功能。1912年英国W.H.布喇格和W.L.布喇格建立了X射线晶体学,成功地测定了一些相当复杂的分子以及蛋白质的结构。以后布喇格的学生W.T.阿斯特伯里J.D.贝尔纳又分别对毛发、肌肉等纤维蛋白以及胃蛋白酶烟草花叶病毒等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分析。他们的工作为后来生物大分子结晶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50年代是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脱颖而出并迅速发展的年代。首先是在蛋白结构分析方面,1951L.C.波森等提出了 α-螺旋结构,描述了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的一种构象。1953F.Sanger(桑格)利用纸电泳及色谱技术完成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的测定,开创了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先河。接着 J.C.肯德鲁M.F.佩鲁茨X射线分析中应用重原子同晶置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分别于19571959年阐明了鲸肌红蛋白和马血红蛋白的立体结构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首先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而分子生物学技术也不断完善,随着基因组研究向各学科的不断渗透,这些学科的进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法医学上,STR位点和单核苷酸(SNP)位点检测分别是第二代、第三代DNA分析技术的核心,是继RFLP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VNTRs(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检测技术。作为最前沿的刑事生物技术,DNA分析为法医物证检验提供了科学、可靠和快捷的手段,使物证鉴定从个体排除过渡到了可以作同一认定的水平,DNA检验能直接认定犯罪、为凶杀案、强奸杀人案、碎尸案、强奸致孕案等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随着DNA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NA标志系统的检测将成为破案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此方法作为亲子鉴定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一种方法。

《细胞分子生物学》一书于2019年由Callisto Reference出版,作者是Erik Pierre。本书共分为17个章节,介绍了包括DNARNAmicroRNA在内的基础知识、最新前沿进展及研究技术方法,旨在介绍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关的RNADNA相互作用、生物合成和功能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细胞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细胞中存在的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活动。《细胞分子生物学》一书通过主题汇编的形式,介绍了分子生物学领域从基本到最复杂的研究进展。因此,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浏览到分子生物学的各个子领域以及具有未来影响的技术进步。此外,该书作为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研究读物,其排版清晰合理,图文并茂,语言精炼,观点新颖,内容详实,不仅讲解详细,应用性也很强。

总的说来,《细胞分子生物学》一书是一本值得生物学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参阅的专业书籍,不仅可以成为所有研究或学习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工具,更为新兴趋势和概念提供了独到又深刻的见解。

 

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斑马鱼中tRNA来源的保守和高表达片段

Ana Raquel Soares, Noemia Fernandes, Marisa Reverendo, Hugo Rafael Araujo,Jose Luis Oliveira, Gabriela M. R. Moura, Manuel A. S. Santos

第二章 STATLIRF1增强子的性质及SNPS的影响

Mohamed Abou El Hassan, Katherine Huang, Manoja B. K. Eswara, Zhaodong Xu, Tao Yu, Arthur Aubry, Zuyao Ni, Izzy Livne-bar, Monika Sangwan, Mohamad Ahmad , Rod Bremner

第三章 microRNA 433通过靶向SMG5 mRNA调控无意义介导的mRNA衰退

Yi lin, Fang Zhang, Zhenfa Ma, Zhuqing Ren

第四章 染色质相互作用的3C-数字PCR定量分析

Meijun Du, Liang Wang

第五章 棉蚜microRNA的鉴定及其对植物化感物质胁迫的响应

Kang-Sheng Ma, Fen Li, Ying Liu, Ping-Zhuo Liang, Xue-Wei Chen, Xi-Wu Gao

第六章 无选择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的免疫印迹筛选

Jason A. Estep, Erin L. Sternburg, Gissell A. Sanchez, Fedor V. Karginov

第七章 RUNXI诱导SPI1调控区段独立于DNA复制的活性DNA去甲基化

Shubham Goyal, Takahiro Suzuki, Jing-Ru Li, Shiori Maeda, Mami Kishima, Hajime Nishimura, Yuri Shimizu, Harukazu Suzuki

第八章 发育重要基因DNA甲基化的异质性模式与其染色质构象相关

Puja Sinha, Kiran Singh, Manisha Sachan

第九章 tRNA标点符号的八角珊瑚线粒体RNA加工

Gaurav G. Shimpi, Sergio Vargas, Angelo Poliseno, Gert Worheide

第十章 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的剪接因子SRSF2与骨髓增生异常相关的突变导致CDC25C的可变剪接

Lindsey Skrdlant, Jeremy M. Stark, Ren-Jang Lin

第十一章 TLK1B介导的Rad9磷酸化调控其核/胞质定位和细胞周期检查点

Sanket Awate, Arrigo De Benedetti

第十二章 DeleCdc6 CPG岛中具有转录调控功能的G-四链结构的鉴定

Daniyah H. Bay, Annika Busch, Fred Lisdat, Keisuke lida, Kazunori Ikebukuro, Kazuo Nagasawa, Isao Karube, Wataru Yoshida

第十三章 RNA聚合酶II耗尽促进其他mRNA物种的转录

Lijian Yu, Mayuri Rege, Craig L. Peterson, Michael R. Volkert

第十四章 STAT5被招募到c-Myc超增强子中

Sophia Pinz, Samy Unser, Anne Rascle

第十五章 植物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的正向选择和功能分化

Jieying Qian, Yong Liu, Naixia Chao, Chengtong Ma, Qicong Chen, Jian Sun, Yaosheng Wu

第十六章 可译性和功能验证验证了双内皮素1/VEGFsp受体(DESPR)蛋白

Victoria L M. Herrera, Martin Steffen, Ann Marie Moran, Glaiza A. Tan, Khristine A Pasion, Keith Rivera, Darryl J Pappin, Nelson Ruiz-opazo

第十七章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阻滞特异性基因2:低温胁迫下的分子特性和功能分析

Changgeng Yang, Fan Wu, Xing Lu, Ming Jiang, Wei Liu, Lijuan Yu, Juan Tian, Hua Wen

许可

贡献者名单

索引

 

 

邹娟  武大生科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