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作者:Malcolm L. Hunter Jr.,James P. Gibbs,Viorel D. Popescu
出版社:Wiley
索书号:Q16/H946(4)/2021/Y
ISBN:9781119144168
人类文明即将进入一个新纪元。回顾过去的200年,人类展开科技的双翅飞上天空,潜入大海,足迹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但在阵阵凯歌声中,人们发现了不和谐的杂音,这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警报。这警报声逐年增大,引起了人们的警觉。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人口急剧膨胀、物种大量灭绝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面对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现实,人们不禁对过去利用和征服自然的方式提出了疑问,我们应当如何利用自然才能保证千秋万代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潜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像一柄利剑,既可能损伤自然又可能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然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又是历史的必然。人们在困惑中思索,1985年,一群学者和自然保护工作者在美国圣地亚哥发起、成立了保护生物学会,而后又创办了《保护生物学》杂志。这些人勇敢地开展了保护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标志着保护生物学的开始。一个新学科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保护生物学的形成和成熟是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此时,各国政府开始将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纳入议事日程。人们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宽阔的视野开展了有效的保护生物学研究。从研究旗舰种的迁地保护开始,注重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点地区””的研究和保护实践。这其中不仅涉及到生物学理论,并且综合了古地理、古生态、 人文科学、法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保护生物学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研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其次是研究防止物种灭绝的有效途径。经过生物学家多年的研究实践,对当今物种大量灭绝的基本因素,主要关注到四个方面:①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是前所未有的,在生物历史上,以前从未出现过有如此众多物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受灭绝的威胁;
②由于人类人口激增和科 学技术的加速进步,人类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也空前严重。而世界上物种丰富的国家,却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贫困国家,危机的症结在于世界财富分配不均;
③当今科学家已认识到,许多对生物多样性的胁迫因素是协同性的,例如酸雨、过度采伐森林和捕猎等因素结合起来,往往出现倍增的恶果;④人们必将逐渐认识到,危害生物多样性必然会危害人类自身,因为人类生存所需要得到的天然物质、粮食、药材、水、空气和其它一切物品及设施,都来自于大自然。现代生物学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向微观分析方向发展,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生命的奥秘,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另一个是以生态学为代表向宏观综合方向进取,在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层次上寻求生命系统的奥秘。保护生物学就是宏观生物学中主要的学科之一。保护生物学研究内容正在以下几个领域中活跃的进行着:
(1) 小种群的生存机制:
物种的最小可生存种群应如何确定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这在许多具体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大熊猫、黑猩猩、朱鹦等。物种研究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生物进化的长河中,由于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物种个体的扩散,往往形成了许多小种群。而一个物种的命运最终取决于构成该物种的所有小种群的命运。随着小种群内近亲交配系数的逐代上升,遗传杂合性逐代降低,导致种群的适合度下降,最终导致一个小种群的灭绝。
(2) 物种濒危灾绝机制
当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着眼点是减缓现有物种的灭绝速率,特别是减缓那些单型科、单型属的灭绝;其次是研究防止那些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种、关键种灭绝的措施。其中的关键,是从物种生物学机制和外部生态环境着手,探讨物种灭绝的可预防性。关键种的概念与类型在生物群落中, 某些种类对决定大多数其他种类在群落中的持续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物种即称这之为关键种或关键种组群。关键种的应以优先保护,因为假如其在保护地丧失,众多其他物种也会随之丧失。由于许多热带昆虫的取食行为表现出高度的专性,仅只靠一种或少数有关植物种维持生命。Raven (1976) 宣称每一种热带植物的灭亡会潜在性地导致一连串的灭绝事件发生,即带来10- -30种昆虫的丧失。甚至单个植物种的灭绝会消亡掉数百种昆虫。
(3) 生境破碎问题
研究的热点有 生境破碎的动态近况、生境破碎与生境异质性、生境斑块的隔离程度、边缘效应与岛屿效应,生境斑块中种群生灭动态、生境斑块的微气候环境以及在破碎生境中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
《保护生物学基础》一书于2021年由Wiley出版,作者是Malcolm L. Hunter Jr.,James P. Gibbs及Viorel D. Popescu。本书是分享了世界上丰富的生命织锦,并告诉我们如何保护他们。30多年来,《保护生物学基础》一直是文献的重要支柱,本书不仅为学生介绍这一不断变化的主题,而且为该学科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本书作为讲述保护生物学的书籍,内容专业详实,语言浅显易懂,具有以下特点:
1、本书每一章节都使用了大量有趣的图片,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深刻理解讲述的内容。
2、书的最后罗列大量参考文献,方便读者进一步钻研感兴趣的其他论文。
3、在本书的最后,将出现的专业词汇都罗列出来,大大方便了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专业术语的认知。
4、每一节后都有本节知识点的总结和相应的练习题,读者可以通过做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目录
第一部分 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1.
保护及保护生物学
2.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3.
物种多样性
4.
生态系统多样性
5.
遗传多样性
第二部分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6.
大灭绝和全球变化
7.
灭绝的过程
8.
生态系统退化和损失
9.
过度开采
10.
外来入侵
第三部分 维持生物多样性
11.
保护生态系统
12.
维持生态系统
13.
维持种群
14.
人类附近环境的保护
第四部分 人为因素
15.
社会因素
16.
经济因素
17.
政治与行动
王昊宇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