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osome Techniques:A Manual
作者:Arun Kumar Sharma, Archarna Sharma
出版:CRC Press
索书号:Q343.2/S531m/ 2019/Y
ISBN: 978-0-367-44947-6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细胞核内,DNA 紧密卷绕在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周围并被包装成一个线状结构。当细胞不分裂时,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不可见的,在显微镜下也是如此。然而,构成染色体的 DNA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得更紧密,染色体在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叫做着丝粒(点)的收缩点,它将染色体分成两个部分,即“臂”。短臂为“p臂”;长臂为“q臂”。 着丝粒(点)在每条染色体上的位置为染色体提供了特有的形状,可用于帮助描述特定基因的位置。染色体有种属特异性,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及发育阶段不同,其数量、大小和形态存在差异。
染色体研究需要前处理通常有几个特殊的原因。用于清除细胞质,中间板层的分离导致组织的软化,或使染色体散射,澄清收缩区域。锇固定虽然在分裂周期中保留了染色体,但不适合用于动力学核的研究。在锇固定后,材料需要漂白来去除脂肪产生的黑色沉淀物,通常在染色前将载玻片放入水中用双氧水处理。在所有用于染色体研究的不同染色方法中,福尔根反应被认为是染色体染色最有效的方法。至少对于研究化学作用对染色体的影响,半胱氨酸染色最好不要应用,因为它的效果可能经常掩盖化学作用。
在光学显微镜中,基本原理是通过物镜获得物质的真实的、倒置的和放大的图像,然后通过目镜透镜形成虚拟的图像。定量结果的方便性是干涉显微镜发展的主要原因。利用一些细胞成分所显示的荧光,以及一些特殊的染料对抗紫外线,形成了荧光显微镜的基本原理。用核酸酶提取核酸,用微量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进行分析,建立了从染色体切段中提取的核酸中碱基成分的测定方法。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激光扫描和免疫荧光染色,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染色体的不同带型,通常在特定水平上的特定区域观察,最初被开发用于人类染色体片段的分析。这些波段在荧光显微镜下通过低强度和高强度区域可见,或者在光学显微镜下作为差异染色区域。这种方法先是应用于不同的动物,后来又应用于植物染色体。在植物和动物系统中,不同的带型模式被用于定位染色体的标记片段,特别是具有重复DNA序列的标记片段。荧光氨基吖啶核成为插入在DNA的双螺旋。碱性氮原子与DNA的磷酸形成离子键,烷基侧基与DNA的鸟嘌呤共价结合。事实上,AT和GC特异性荧光染料都是可用的,并且染色体的顺序荧光染色和非荧光DNA配体的反染色是可行的,这意味着合适的组合可能有助于分子机制的分析。
在超微结构研究中引入电子显微镜有助于在亚微观水平上阐明染色体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材料的制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应采取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安装等步骤。几种方法也被开发用于原位固定和埋入,从而避免结构的任何变形或位移。附着在覆盖物上的单层膜的固定和脱水在染色皿中进行,然后使用硅橡胶模具最终嵌入环氧树脂或其他介质中。步骤包括戊二醛固定,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脱水和原位包埋环氧树脂。染色体分离后,滴入2%磷钨酸,pH值为7,并通过分离缓冲液离心,用于整条染色体的阴性和阳性对比。
通常采用分离程序,不仅用于染色体的化学分析,也用于在天然或合成培养基中培养细胞核和染色体以及用于克隆。显微分离技术最初是针对双翅目唾液腺染色体开发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片段的膨化提供了分化的遗传控制和不同药剂处理后模式的改变的充分证据。同样地,染色体可以通过取出一条染色体,将其卷成一束,并将其推过宿主细胞的裂缝而捐献给宿主细胞质。近年来,染色体显微解剖已成为染色体操作和片段克隆的一种非常优雅的技术。用细玻璃针对果蝇多线染色体进行显微解剖,用激光对人类染色体进行显微解剖,为特异性基因序列的克隆提供了便利。
《染色体技术手册》一书于2019年由CRC Press出版,作者是Arun Kumar Sharma和Archarna Sharma。
《染色体技术手册》一书中,专家研究人员介绍关于染色体的分离与观察的各种优化方法与显微镜技术。《染色体技术手册》一书从各个方面讲解了染色体的分离的处理方法与显微镜观察技术以及染色体片段的鉴定方法,旨在为想要进一步研究染色体带型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人员提供简明易懂的介绍以及方法技术指导。
《染色体技术手册》一书作为细胞遗传学专业研究读物,观点新颖独到,内容饱满详实、语言浅显易懂,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点:
1、本书概述了染色体的分离与观察的各种优化方法与显微镜技术,重点讨论了观察染色体的前沿显微镜技术方法,还介绍了染色体带型的研究方法,核、染色体及成分的分离和提
取。本书还概述了动植物中研究染色体的方法,涵盖了植物染色体、动物染色体和人类系统的研究,内容覆盖广泛。
2、每个部分都分为很多的小章节,每个章节都是由专业人士所撰写,因此,本书讲解既详细又专业,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到染色体的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的前沿进展。
本书目录:
前言
引言
第1章 预处理、低渗处理、固定与染色
第2章 显微镜学、显微分光光度法、流式细胞术、图像分析、共聚焦显微镜
第3章 染色体带型的研究
第4章 放射自显影术:光,纤维和高分辨率
第5章 电子显微镜
第6章 植物组织和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和基因转移中染色体的研究
第7章 在哺乳动物和人类系统中,从正常和恶性组织进行短期和长期培养后的染色体分析
第8章 动物体细胞融合
第9章 外用试剂的影响及环境毒物的监测
第10章 核、染色体及成分的分离和提取
第11章 显微操作
第12章 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鉴定染色体片段和DNA序列
第13章 染色体分析所需的特殊分子技术
第14章 直接观察来自动植物体内和特殊材料中的染色体的代表性规程
参考文献
索引
胡萌欣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