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ory
Transduction
感觉传导系统
作者:Gordon L. Fain
出版:Academic Press
索书号:Q43/F162(2)/2018/ Y
ISBN: 978-0-19-883503-5
藏书地点:武大外教中心
感觉传导对每种不同类型的感觉受体细胞用于将感觉刺激转化为电反应的机制进行了全面且易于理解的介绍。从介绍实验方法、感官特化、离子通道和 G 蛋白级联开始,它提供了所有主要感官的最新感受,包括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光感受和“额外的”温度感受、电感受和电磁感受等。通过将所有感官的机制整合到一个连贯的治疗中,它有助于比较离子通道、代谢效应分子、第二信使和信号通路的其他成分,这些成分是不同感觉器官生理学中的共同主题。凭借其许多清晰的插图和易于理解的阐述,它为神经科学专业人士提供了当前研究的理想介绍,以及感官生理学高级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教材。
“感官”是《感官传导系统》一书的介绍性章节,描述了感官解剖学和感官生理学的早期研究。它介绍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的方法,这些方法是用于解开感觉秘密的关键工具,包括细胞内和细胞外记录、膜片钳记录、基因克隆和表达以及结构研究,如冷冻电镜。最后详细描述了压电蛋白的发现,压电蛋白是现在已知的负责大部分哺乳动物触觉和本体感受的拉伸敏感通道。
“感觉机制”是《感觉传导系统》一书的第二章,描述了感觉细胞的一般特征,包括感觉膜的类型、感觉细胞内膜和蛋白质的特化组织、膜更新、感觉细胞的外部特化、感觉细胞的机制。刺激检测、初级和次级受体细胞以及受体敏感性和噪声。感觉细胞的这些一般特征通过取自各种生物的具体例子来说明,从扇贝和小龙虾到果蝇和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本章最后描述了雄蛾的性信息素检测,它达到了受体对单个引诱剂分子的敏感性的物理极限。
“通道与电信号”是Sensory Transduction一书的第三章,回顾了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通道孔的结构和门控机制。它引入了离子型受体分子,它们是作为感觉受体的蛋白质,但也是离子通道,其门控可以直接产生膜电导的变化。然后以内耳毛细胞为例,介绍膜电位、能斯特方程、离子稳态、戈德曼电压方程和驱动力的概念。电压钳位技术的描述如下,连同该技术在毛细胞中的应用,以解释测量通道门控变化和通道孔的离子选择性的方法。
“机械感受器和触觉”是感官传导一书的第五章,描述了动物触觉敏感性的一般机制。它首先回顾了单细胞原生动物草履虫的机械感受和线虫秀丽隐杆线虫的触觉传导。接下来对小龙虾拉伸受体和昆虫机械感受器进行彻底的处理,包括对果蝇中NOMPC通道的描述。本章回顾了哺乳动物的机械感受器和触觉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包括无毛和有毛的皮肤差别。它以默克尔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最新发现结束,众所周知,默克尔细胞对哺乳动物的大部分触觉负责。
“听觉和毛细胞”是感官传导一书的第六章,从昆虫的听觉开始,描述了鼓室器官和约翰斯顿器官的解剖和生理学。 它回顾了有关脊椎动物毛细胞(内耳的感觉受体)的文献。它从毛细胞的解剖学开始,然后描述尖端链接、毛细胞传导蛋白,以及我们目前对机械感受通道的性质和身份的理解,包括通道门控在束刚度和毛细胞适应中的作用。综述了侧线、前庭系统和耳蜗器官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并描述了哺乳动物的内淋巴和内耳蜗电位、外毛细胞和调谐,以及电共振的作用。
“化学感受和嗅觉”是感官传导一书的第七章,从对化学感受的一般描述开始,包括细菌的趋化性。然后描述了昆虫的嗅觉,包括昆虫受体蛋白性质的新发现和昆虫嗅觉的编码。它继续审查脊椎动物的嗅觉,从初级嗅觉上皮开始。它描述了嗅觉受体蛋白、嗅觉传导机制以及脱敏和适应途径。主要嗅觉上皮的编码基础与嗅球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一起描述。最后一节介绍了辅助嗅觉系统和犁鼻器官,包括对受体蛋白、传导级联和连接到辅助嗅球的描述。
“味觉”是《感官传导》一书的第八章,从昆虫的味觉开始,描述了昆虫味觉器官中的受体蛋白和信号产生机制。它继续对哺乳动物的味蕾和舌头进行解剖,并描述味觉传导的两种基本形式:代谢型和离子型。对于代谢机制,对苦味、甜味和鲜味的受体蛋白和信号产生进行了全面审查,总结了这些方式的常见传导途径。然后回顾了咸味和酸味的不同离子化机制,本章最后讨论了我们对味觉神经代码的理解。
“光感受”是《感官传导》一书的第九章,以光检测的一般机制、光色素激活和以扇贝眼为例的各种光传导途径开始。然后对节肢动物的光感受器进行彻底处理,尤其是鲎和果蝇的光感受器。在对光感受器解剖结构的描述之后,本章描述了这些节肢动物中的传导,包括光感受器通道和 Ca2+ 在调节增益和关闭中的作用。然后继续讨论脊椎动物杆和锥体,对脊椎动物光感受器的传导、杆体和锥体的离子通道、光电流的描述和测量、负责关闭光响应的通路、光适应、色素等主题进行单独处理更新,并在强光照射后恢复敏感度。它以固有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传导结束。
“额外的感觉受体”是感觉传导一书的第十章,并回顾了三种附加感觉方式的感觉传导机制:热感受、电感受和磁感受。它描述了哺乳动物皮肤中冷热受体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包括被认为负责的通道和通道门控机制。以下是对蛇坑器官中温度感受器的广泛描述,这些热感受器允许这些动物在黑暗中看到东西。电感受部分详细回顾了冰鞋壶腹受体惊人的敏感性的机制,以及结节受体、电细胞和电定位的结构和功能。关于磁感受的最后一部分描述了趋磁细菌以及迁徙鸟类中磁感受的证据,以及尚未证实的动物对磁场敏感性机制的理论。
《感觉传导系统》一书于2018年由Academic
Press出版,作者是Gordon L.
Fain。
《感觉传导系统》一书中,研究人员介绍了感觉传导系统在细胞相互作用的技术和方法,重点是最近的技术发展,讨论的主题主要包括十个章节。《感觉传导系统》一书从各个方面讲解了感觉传导系统的基础内容和研究方法,旨在为想要进一步研究感觉传导系统的研究人员提供简明易懂的介绍以及方法技术指导。
《感觉传导系统》一书作为神经专业研究读物,观点新颖独到,内容饱满详实、语言浅显易懂, 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点:
1、本书分为十个章节,既讲解了感觉传导系统过程的基础知识,还讲解了深入研究感觉传导系统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是一本应用性很强的书籍,对于想要学习研究感觉传导系统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本很有意义的指导书籍。
2、每个章节都是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所撰写,因此,本书讲解既详细又专业,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感觉传导系统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最新的前沿进展。
总的说来,《感觉传导系统》一书为想要了解感觉传导系统的研究方法的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导读路径,作为感觉传导系统领域的一本前沿研究图书,是一本值得为想要涉足该领域的人员推荐的专业书籍。
本书目录:
第一章感官
第二章感觉机制
第三章通道和电信号
第四章 代谢型信号传导
第五章机械感受器和触觉
第六章听力和毛细胞
第七章化学感受与嗅觉
第八章 味道
第九章感光
第十章额外的感觉受体
林岚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