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学-----Vertebrate Zoology

 

作者:Dr. B.K.P. Singh

出版:AMIGA PRESS.INC

索书号:Q959.3/S617/2018/ Y

ISBN: 978-93-84533-14-4

藏书地点: 武大外教中心

 

脊椎动物是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由软体动物进化而来。这一类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躯干又被横膈膜分成胸部和腹部,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脊椎动物学是一门对各类群脊椎动物的形态、解剖、生理活动、繁殖、进化、分布等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

脊索动物的脊椎都包在肌肉里面,是脊索动物门中最大和最先进的亚门。这个亚门的成员拥有的肌肉大多数是成对的。它的神经系统有一部分在脊梁骨中间。脊椎动物的骨骼是体内骨,有软骨也有硬骨。在动物成长时,这个骨架支持着体型。因此脊椎动物可以比无脊锥动物长得大,而且平均体量也比较大。大多数的脊柱动物的骨架包括头骨,脊梁骨和两对躯。有些特化程度较深的脊椎动物没有两对手脚,如鲸和蛇,在演化之后已经不再需要了。

除具脊索动物共同特征外,脊椎动物还有其他特征:出现明显的头部,中枢神经系统成管状,前端扩大为脑,其后方分化出脊髓。大多数种类的脊索只见于发育早期(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例外),以后即为由单个的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原生水生动物用鳃呼吸,次生水生动物和陆栖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除圆口纲外,都具备上、下颌。循环系统较完善,出现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用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简单的肾管,提高排泄机能,由新陈代谢产生的大量废物能更有效地排出体外。除圆口纲外,水生动物具偶鳍,陆生动物具成对附肢。

鸟纲是脊椎动物亚门的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左体动脉弓退化。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能在空中飞翔;体温恒定且高,可达40℃。适应飞翔,骨骼变轻。家鸽的骨骼可代表现代鸟类骨骼的一般特征,但与原始的鸟类骨骼相比它又是很特化的了。胸部有龙骨突;荐椎2个;腰椎2个,与最后一个胸椎愈合,向后还和部分的尾椎愈合,形成鸟类所特有的愈合荐椎;尾椎46个,最后尾椎向上翘起,称为尾综骨。

高阶元生物类别的起源历来是进化生命科学的核心命题。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谱系总根底起源,涉及到脊椎动物两大类群间的演化关系,因而不仅是学术界长期探索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大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科学热点。现代动物学从各个不同层次进行探索,取得了较为广泛认同的脊椎动物起源分“四步走”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动物演化大树的两大基本分支谱系中,位于后口动物谱系顶端的脊椎动物与原口动物谱系没有直接联系,它根植于后口动物脊椎系的演化轮廓是:从最低等的后口动物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为始点,先后经由仅在尾部具有脊索的尾索动物和脊索纵贯全身的头索动物,最后通过脊椎和头部构造的出现,诞生出该谱系的终端产物脊椎动物。然而学术界的共识是,这一基于现代动物学信息间接推测出来的假说到底是否可靠,还必须得到真实历史资料的检验、修正和补充。

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血管;淋巴系统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导管、淋巴结和淋巴液。循环系统是体内物质运输和维持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稳定的重要系统。它还是重要的免疫系统,并参与体温的调节。

哺乳类脊椎动物亚门中最高等的一类动物,通称“兽类”。体表具毛,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个部分。体腔内以肌肉性的膈分为胸腔和腹腔。牙龄因功能不同而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心脏分为两心耳和两心室,为完全的双循环。除单孔类为卵生外,其余均为胎生,并以乳汁哺育幼儿,故名哺乳动物。

鱼类是低等的水栖脊椎动物,是属于有颌脊椎动物。从整个动物演化的情况来看,脊椎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演化来的,有颌类是从无颌类进化而来。从泥盆纪所取得的化石分析,古代鱼类可分为四大类:无颌类、盾皮类、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无颌类动物在志留纪及泥盆纪中最多,被公认为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无颌类的身体几乎被厚硬骨板及硬的东西包被,故称为甲胄鱼类。盾皮鱼类是最早的有颌类,它们泥盆纪时盛极一时,但到了末期则大部分绝灭。有人认为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是由盾皮类沿两个方向演变而来,但至今仍无证据证实。软骨鱼类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鱼类,但一般认为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是两支平行发展的分支。最早的硬骨鱼类是古类,再由此演变现存的绝大多数的硬骨鱼类。硬骨鱼类中的内鼻孔鱼类的典型原始类型代表是双鳍鱼与和骨鳞鱼,后者是最早的泥盆纪的总鳍鱼类。而总鳍鱼类又被认为是最早的两栖类的直接祖先。

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研究群体中基因的分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维持和变化。其研究对象是生物群体,这里的群体是指孟德尔氏群体。它是由同一物种组成的较大的有性繁殖群体。群体内的个体间是随机交配的,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本书介绍了相关的研究鱼类的群体结构的方法。

《脊椎动物学》一书于2018年由AMIGA PRESS.INC出版,作者为Dr. B.K.P. Singh

《脊椎动物学》一书,作者概述了脊椎动物的相关知识,讨论的主题主要包括脊椎动物多样性,脊椎动物的分类,鸟纲,脊椎动物进化的基础,脊椎动物循环系统,哺乳类脊椎动物,鱼类的进化,鱼类的遗传结构。

《脊椎动物学》是生物学实验室不可或缺的工具用书,可作为了解脊椎动物学的入门书籍,适用于动物学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

《脊椎动物学》一书作为动物学专业研究读物,内容饱满详实、语言浅显易懂,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点:

1.本书的内容覆盖范围广,涉及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分类,进化与循环系统,特别列举出其中三类脊椎动物(鸟类、哺乳类和鱼类)进行讲解,能让读者对脊椎动物学有一个全面的概念。

2.本书最后还附有文献目录,供读者查询和扩展相关资料。

总的说来,《脊椎动物学》一书为想要了解脊椎动物学概况的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导读路径,作为动物学领域的一本前沿研究图书,是一本值得为想要涉足该领域的人员推荐的专业书籍。

 

本书目录:

前言

1.脊椎动物多样性

2.脊椎动物的分类

3.鸟纲

4.脊椎动物进化的基础

5.脊椎动物循环系统

6.哺乳类脊椎动物

7.鱼类的进化

8.鱼类的遗传结构

文献目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