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雁的社交生活:鸟类模型系统中的模式、机制和进化功能:
——The Social Life of Greylag
Geese: Patterns, Mechanisms and Evolutionary Function in an Avian Model System
作 者:Isabella BR Scheiber;BrigitteM.Weiß
出 版:剑桥大学出版社
索 书 号:Q959.7/S678/2013/Y
ISBN :9780202308760
鸟类(Avian):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左体动脉弓退化。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我国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鸣禽六大类。此六类统称为鸟类的六大生态类群。全世界已发现有超过一万种;中国有1400多种。
以前认为古鸟亚纲的始祖鸟是侏罗纪发现的鸟类,2004年时被认为是一种恐龙。从已发现的标本可以清楚地看到始祖鸟具有羽毛;后足对趾型;腕掌骨和跗跖骨愈合;骨盘结构、锁骨、喙部、下颌关节方式以及眼等许多特征与鸟类相似。始祖鸟具槽生齿,有具尾椎的长尾;脊椎双凹型;前翅掌指骨游离并具爪;脑、胸骨、肋骨及后肢等特征又与爬行类接近。所以始祖鸟被认为是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灰雁:体长70-90厘米,翼展147-182厘米,体重2.5-4千克,寿命17年。体大而肥胖。嘴、脚肉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污白色,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
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主要栖息在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中,常见出入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库、河口、水淹平原、湿草原、沼泽和草地。食物为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分布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中亚、远东和中国。
《灰雁的社会生活:鸟类的模型系统的模式、机制和进化功能》是以灰雁为例,阐释你鸟类的生活的机制和进化功能。
1973年,奥地利的康拉德·洛伦茨(
Konrad Lorenz)在奥地利建立了灰雁群,这群灰雁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动物模型系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跨越几十年完整生活史数据的动物之一。基于近1000只自由生活的灰雁的独特记录,这是20多年行为研究的综合。它将鸟类其置于一个进化框架中,并利用了一系列方法,包括行为(个性、攻击性、结对和家族形成)生理、认知和遗传,全面概述了一个复杂的鸟类社会。
本书中,在主要研究人员的贡献下,这些章节对灰雁的社会行为的历史和最近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鹅和鸟的社会性的所有方面都是在与哺乳动物社会组织的平行关系的背景下讨论的,这使得这对于任何对脊椎动物社会系统的综合方法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本书的编者伊莎贝拉·BR·谢贝尔(Isabella BR Scheiber)是格罗宁根大学生态学行为研究领域的一名研究人员,他是荷兰康拉德·洛伦茨大学的一名助理科学家。布丽吉特·韦布(BrigitteM.Weiß)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奥地利格鲁瑙研究站(KLF)的访问研究员,是奥地利格鲁诺德国图宾根大学进化与生态学的副科学家。约瑟夫·赫密茨伯格(Josef
Hemetsberger)是美国农业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行为生物学的一名科学家。KURT
KOTRSCHAL是纽约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动物行为生物学教授。
《灰雁的社会生活:鸟类的模型系统的模式、机制和进化功能》关于灰山鹅社区的社会结构的书将值得写作和有趣,仅仅因为这些鹅在行为生物学的发展中扮演的历史角色。鹅是康纳德洛伦兹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是《伦理学》(Tinbergen1963)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康纳德洛伦兹对灰雁鹅和其他鹅的社会复杂性(由长期的利益、有价值和相互关系定义)的理解并不都是基于系统的数据收集。他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有非凡的精神能力来识别、分析和比较模式。因此,他的大部分证据都是“轶事”。这种方法当然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尤其是因为科学数据收集的标准肯定变得更加严格。
在本书中,作者总结了奥地利的康纳德洛伦兹在研究站的实验生活。这个现场站就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北部阿尔卑斯山山谷中。在那里生活着的半温顺、自由漫步的鸥群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Konrad Lorenz低估了鹅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猿类在某些方面与人类惊人地相似,仅仅因为我们的祖先在600万年前就分化了。因此,在类人猿中,大量的共同的社会性格可能是由于进化的惰性。为了解释社会复杂性和智力的演变,与鸟类的比较可能比黑猩猩更重要,因为猿类和鸟类的共同祖先可能是生活在古生代晚期的一种普遍的爬行动物,大约有280-300亿年前。因此,保守中枢神经系统的进化约束可能在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平行结构中发挥了作用,由于生态和/或社会和灵长类动物的相似选择压力,在心理上、行为和社会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可能会暴露出这样的共同选择。
本书为灰雁鹅的复杂社会世界提供了有趣的见解,对任何对社会组织和社会性感兴趣的人来说都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除此之外,本书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灰雁的社会生活:鸟类的模型系统的模式、机制和进化功能》一书内容广泛、描述简洁,在编写的过程中,所有的章节都如同一份完整的鸟类进化模型记录。整本书灰雁的社会习性和进化机制为中心,从发育学、细胞学、社会学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灰雁的社会生活:鸟类的模型系统的模式、机制和进化功能。
2、案例丰富。该书在描述灰雁鹅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常穿插介绍实际案例。
3、图文并茂。《灰雁的社会生活:鸟类的模型系统的模式、机制和进化功能》在编写的过程中配有大量原理说明性的插图,如灰雁鹅的进化、鸟类的进化模型、灰雁鹅的生活习性等,图文并茂,不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清晰明了,还能增加读者阅读的趣味性。
4、条理清晰。在该书的末尾设有主题词索引,将出现的相关比较重要的词汇都罗列出来,并予以注释在文中的页码,供读者快速寻找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这大大方便了读者在阅读该书之时对词汇的掌握和搜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为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人员提供了途径。
总的说来,《灰雁的社会生活:鸟类的模型系统的模式、机制和进化功能》是一本出色的书籍,为灰雁鹅的复杂社会世界提供了有趣的见解,对任何对社会组织和社会性感兴趣的人来说都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目录:
贡献者名单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1、灰雁:从一般原理到康拉德·洛伦茨群
2、总结过去和现在
第二部分 从个人到部落
3、个人问题:个性
4、保持一夫一妻制
5、可供选择的社会和生育策略
6、超越夫妻关系:大家庭关系和以女性为中心的家族结构
第三部分 社会生活的成本和收益
7、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后果
8、社会的代价是通过心来衡量的
9、照料并成为朋友:社会盟友在应对社会压力中的重要性
10、如何分辨敌友:在复杂社会中的认知
第四部分 脊椎动物社会生活的课程
11、灰雁作为脊椎动物社会复杂性的模型
致谢
索引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