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生态学和环境生理学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of Birds

 

作者:       J. Eduardo P. W. BicudoWilliam A. ButtemerMark A. ChappellJames T. PearsonClaus Bech

出版: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索书号:     Q959.7/E19/2010/Y

ISBN      978-0-19-922845-4

藏书地点:   武大外教中心

 

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有许多同爬行类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一方面是在爬行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一系列比爬行类高级的进步性特征。如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完善的双循环体系,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以及与此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等;另一方面为适应飞翔生活而又有较多的特化,如体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坚固、轻便而多有合,具气囊和肺,气囊是供应鸟类在飞行时有足够氧气的构造。气囊的收缩和扩张跟翼的动作协调。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空气一部分进入肺里进行气体交换。另外大部分空气迅速地经过肺直接进入气囊,未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就把大量含氧多的空气暂时贮存起来。两翼下垂,气囊收缩,气囊里的空气经过肺再一次进行气体交换,最后排出体外。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这一系列的特化,使鸟类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能进行特殊的飞行运动。

鸟类的繁殖包括占区、求偶炫耀、筑巢、产卵、孵化和育雏等,不同种类的鸟类,其婚配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单配制、多配制和乱配制等三种类型。孵卵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由两性轮流承担,或两性轮流但以雌鸟为主;第二种是全部由雌鸟孵卵;第三种是全部由雄鸟承担。其中前两种较为常见,在这两种情况下,雄鸟通常主要负责保卫巢区并捕食饲喂孵卵的雌鸟。不同种类的孵化期长短不一,但同一种鸟类的孵化期是较为固定的。

鸟类迁徙是鸟类遵循大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研究鸟类的迁徙行为,了解候鸟的迁徙时间和路线、迁徙数量、种群关系、归巢能力、死亡率、存活率、寿命,以及与繁殖地、越冬地环境的关系等生态规律,对于保护珍稀濒危鸟种、利用候鸟保护农林生产和维护生态平衡、保障航空安全、计划利用经济候鸟、防止流行病的传播、制定法律等可以提供科学的依据,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本书主要介绍了当前鸟类的进化学和行为学研究进展,同时还重点强调了鸟类的育种策略、迁徙行为以及疾病传播等。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对目前鸟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网络及疾病传播做出了分析。动物保护和行为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已有很多的报道,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对于没有该研究背景的人而言,面对众说纷纭的鸟类知识就会有很大的困惑。《鸟类生态学和环境生理学》一书旨在没有鸟类行为学和环境生理学研究背景的学生和人员任何想要迅速认知鸟类社会生活网络和疾病传播的人员提供了最简明易懂的介绍。并且,特别是为有志于研究鸟类的生理习性和社会生活的相关人员提供了认知的捷径。

鸟类生态学和环境生理学》一书于2010年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作者为J. Eduardo P. W. BicudoWilliam A. ButtemerMark A. ChappellJames T. PearsonClaus Bech。鸟类几乎存在地球陆地上所有栖息地—从两极到热带地区,从沙漠到高的山顶上。本书主要关注目前了解的鸟类独特的生理特征,具有广泛的生物相关性,同时涵盖了鸟类的基本身体计划及其进化的历史,然后转移到一个重点的基本属性:飞行的能力,这里的重点是羽毛的进化和发展,飞行能量和空气动力学。这为后续章节奠定了基础,包括气体交换、热渗透平衡、“古典”生活史参数、摄食和消化生理、适应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和神经专业化。本书是经典的研究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相结合的产物,许多重要和有趣的问题等待进一步的工作,本书在结尾部分讨论了研究方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该书层次清晰,思路严谨,内容丰富,为每一个想要了解鸟类行为学和环境生理学的人员提供了有条理,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引入,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专业书籍。

鸟类生态学和环境生理学》共有九章,可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阅读。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是对鸟类的基本知识做了详细的概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三章,较为具体的从鸟类生理结构和功能、繁殖策略和长寿条件来介绍鸟类这一群体的社会生活网络和相互关系;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讲述了鸟类的适应性,包括获取和传递食物的适应、特殊环境中生存的适应、神经和感官的适应、及其发育生理学的适应;第四部分包括第八章到九章,主要介绍了鸟类研究的方法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鸟类生态学和环境生理学》一书作为鸟类行为学和环境生理学研究的专门刊物,内容充实丰富,语言精准易懂,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点:

1、本书主要是介绍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策略及疾病传播,但是并不是从头至尾空洞的介绍这些内容,而是结合了许多的事实案例加以分析,在语言上,并没有过多的生物学专业术语,而是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介绍相关知识,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2、内容覆盖面广泛,呈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技术方法介绍详尽,既展示了研究技术的可行性和专业性,也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

3、在本书每章的最后,有着本书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可供大家搜寻更多的相关书籍和杂志,从而更加深入的学习相关知识。

总的说来,《鸟类生态学和环境生理学》一书为想要了解鸟类生活习性、育种策略、疾病传播和想要了解如何研究鸟类行为学和进化学提供了清晰的方法介绍和知识引导,作为研究鸟类这一群体的教材,是一本值得为想要涉足该领域的人员推荐的专业书籍。

 

本书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简介:鸟类的蓝图

1.1   鸟类是什么?

1.2   鸟类的进化

1.3   形目鸟的发展史总结

1.4   羽毛的进化

1.5   羽毛的发育生物学

1.6   飞行的起源和进化

1.7   飞行的能量需求

1.8   迁移

1.9   不能飞翔

1.10   概述

第二章    一般生理准则

2.1   气体扩散

2.2   气体交换

2.3   温度和热交换

2.4   体型大小

2.5   水和离子变换

第三章    繁殖和长寿的生理基础

3.1   繁殖的成本

3.2   雄性交配的成本

3.3   养育的成本

3.4   氧化应激和长寿

第四章    适应:获取和传递食物

4.1   能量和营养

4.2   能量、结构和功能

4.3   消化适应

4.4   消化效率

4.5   消化酶调节

4.6   吸收能力调节

4.7   滞留时间调整

4.8   消化能力和消化效率

4.9   处理和消化

4.10   胃肠道的调整

4.11   繁殖调整

4.12   鸟类迁徙调整

4.13   植物的次级代谢

第五章    适应:特殊环境中生存

5.1   沙漠和干旱环境

5.2   低温

5.3   高海拔

5.4   海水环境

5.5   潜水和游泳

第六章    适应:神经和感官

6.1   鸟类在新环境中的反应

6.2   化学感应

6.3   磁感应假说

6.4   视觉能力

6.5   发音

第七章    适应:发育生理学

7.1   繁殖和发育

第八章    方法和技术

8.1   能量支出和运动的检测方法

8.2   运动模式的检测方法

8.3   飞行能量需求

8.4   基因组的进化和生态功能

8.5   分子生物学

8.6   可变性分析

第九章    结论和未来的方向

9.1   栖息地变换的应激

9.2   移动方式和食物的改变

9.3   温度影响发育

9.4   母性效应影响发育

9.5   建立生理健康指数

9.6   生理性能的检测

参考文献

索引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  林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