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有目次模板
捐 赠
捐赠最新报道

2021年5月10日上午,广东省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宇一行到我校调研考察,前来图书馆开展交流并捐赠图书。刘启宇为我校87级中文系校友,代表韶关市委宣传部向母校捐赠《曲江集》(6卷本)、《张九龄集校注》(上中下)各4套,及大型人文交响组曲《新韶九章》光盘2份。所赠图书《曲江集》《张九龄集校注》为韶关地方文献,张九龄为韶关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是唐朝开元名相、诗人,《曲江集》是其所著的一部诗作,也是唐代的诗文精华之一。

2021年4月27日,图书馆收到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捐赠的大型历史文献丛刊《闽台历代方志集成·福建省志輯》98册。本辑共收录福建历代编修的省级图志三种:(咸丰) 福建全省总图、(光绪) 福建全省舆图、 (光绪) 福建沿海图說,通志八种:(弘治) 八闽通志、(万历) 闽大记、(崇祯) 闽书、(康熙) 福建通志、(乾隆) 福建通志、(乾隆) 福建续志、(道光) 重纂福建通志、(民国) 福建通志,其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1年4月8日,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向武汉大学捐赠《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已出版之省部、江宁府部、苏州府部、扬州府部等10部,共计475册。该《全书》是有史以来整理江苏古代地方文献最大的出版项目,被江省委宣传部列入“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它是从江苏省现存各级各类旧志中选择价值较高、品相较好的志书600种左右影印出版,总规模约500册,较为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了江苏历代方志的基本面貌,是十分珍贵的地情资料和文化遗产。《全书》将入藏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供全校师生阅读研究使用。

2021年3月24日,图书馆收到浙江省杭州市严州文化研究会捐赠的“钱塘江学·严州文化全书”,全书包括《严州文献集成》《严州史话》《严州文人》《严州书院》《严州故事》《千年梅城》《古城寿昌》《淳安遗韵》《遂安人文》《潇洒桐庐》《古邑分水》等,共计22种25册。严州是有着1300多年州府历史的“千年古府”,却又是一座远去的古城,历经千年的风雨,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基因,从而诞生了严州讲学、严州刻本学、严州牌坊学、严州方言学、严州史学等地域文化遗产,这些都是中国地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该全书的整理和出版就是对严州文化的抢救。

2021年3月4日下午,湖北日报社原高级记者巴晓芳先生向图书馆捐赠个人著作《春风吹过四十年——1977级大学生诗词选》和《大众化报纸论析》2种8册。巴晓芳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77级”的一分子,同时也是湖北省诗词学会前副会长兼秘书长,怀抱着特殊的情结与使命,编辑出版了《春风吹过四十年——1977级大学生诗词选》。该书是“77级”大学生对所经历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心灵折射,独具特色。《大众化报纸论析》是巴晓芳结合多年工作实际的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既是实战性的记录,又是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理论著作,曾获第九届湖北新闻奖论著一等奖。此两种赠书不仅丰富了馆藏,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为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参考。

2021年2月,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捐赠的大型文献丛书《荆楚文库》第二批48种98册到达我馆。该套丛书的编纂出版旨在全方位搜集、整理湖北历代文献,建立完整的研究湖北的资料系统,以深入认识湖北地域特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湖北文化繁荣发展。此批赠书包括甲编(文献编)、乙编(方志编)、丙编(研究编),诸如《冯永轩集》、《[同治]宜昌府志》、《楚国经济史》等。

2021年 1月15日,湖北省知名文艺人李小斌先生向图书馆捐赠语言文字学家、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焯先生生前旧物。这些旧物十分珍贵,包含黄焯先生生前使用过的砚台、印章、印章盒、海螺水舀、银壶、民国镍币、装钱布袋以及武大中文系师生员工恭祝先生八十寿诞砚台等,共计10种。

2020年12月29日,阎志校友在其长篇小说《武汉之恋》的首发式上,向图书馆赠送两套《武汉之恋》,共10册,其中1套为签名本,入藏武大文库。该书分为五卷,分别是《梅花落 樱花开》《江水浅 湖水深》《春风起 秋风逝》《北方晴 南方雪》《白云引 黄鹤归》。阎志在该书中以陈东升、艾路明、雷军等武大校友成长为商界大佬的创业故事为原型,真切地书写了田路、陈东明、雷华等珞珈学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求学、创业到走上世界舞台这四十年来的精彩历程,道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该书不仅是一首对武汉、对时代的赞歌,更是一部生动现实的成长教科书。

2020年11月19日,湖北省广播电视局组织全省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和电视艺术工作者,以红色文艺轻骑兵的形式,走进武汉大学开展慰问演出。活动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正祥代表湖北省广播电视局和湖北省广播电视台向武汉大学捐赠了10张《风雨同歌——中国抗疫主题MV征集典藏》光盘。该典藏光盘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湖北省广播电视局等媒体单位,于3月共同举办《劲牌•风雨同歌——中国抗疫主题MV征集典藏》活动的成果,将入藏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以饷广大师生。

2020年11月18日,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图书馆收到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捐赠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丛书》,共计103种141册。丛书分为A、B两个系列。A系列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一本调研成果,以及若干重要专题的调研成果,B系列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大量调研成果。

2020年10月26日,图书馆收到广州大典研究中心赠送的《广州大典•曲类》共计43册,其中第一辑说唱19册,第二辑戏曲24册。该套书收录了明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木鱼书、龙舟歌、南音、粤讴、山歌等民间说唱文献和粤剧、粤曲等戏曲文献,收录底本不乏文物珍品,如康熙五十二年(1713)《静凈斋第八才子书花笺记》,清乾隆四十三年东莞明秀堂刻《万宿梁萧》以及大量泥印本等均为世之少有珍本、稀本乃至孤本。在文献藏量上,可谓岭南曲艺、戏曲文献整理集大成者,收藏和研究价值可期。

 2020年9月,图书馆收到尹贡白教授捐赠的抗疫书法作品,共计59幅。今年上半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尹教授利用自己的书法特长,每天坚持创作1幅书法作品,书写出一位老知识分子“笔墨抗疫情,书法赞英雄”的文艺抗疫故事。这些作品中,既有 “众志成城”、“华夏齐心除瘴厲, 神州矢志逐瘟君”的鼓舞,也有“大爱无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恩,更有“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中国必胜”的信念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的情怀,且隶、篆、行、草体风格多变,有较强的书法艺术欣赏价值,将作为武大人的一份居家抗疫记忆收藏于图书馆。

 2020年9月24日,图书馆收到深圳市必提学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所赠注会考试与初会考试的教材8种,分别是《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每种除1册教材外,还含有考点通和学习框架各1册。这套书的特点是将每门考试的备考时间缩短为21天,提供了一个21天的学习和复习框架。有重点地讲解了考点知识,将经典习题嵌入到每个考点,并将做题思路总结出来,以帮助读者迅速了解考试内容和方法。

 2020年9月,图书馆近期收到中国科普研究所中英文赠书共36种71册,包括《中国科普报告》、《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报告》、《中国科普人才发展报告》、《中国科技传播与普及报告》、《中国科普研究进展报告》、《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研究》、《科普发展对策研究》、《At The human Scale》等,可供阅读了解,也可资专题研究。

 2020年8月28日,远在上海的王曦教授委托王照先生和法学院刘超老师向图书馆捐赠王燊老先生生前藏书。这批赠书中包括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译著《电离层研究五十年》、武汉大学北京老校友会编的《北京珞嘉》、台北市国立武汉大学校友会編的《珞珈 》、《地磁大气空间研究及应用》、《Noctilucent Clouds》等中外书刊,共计108册,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吴南薰先生1954年所著、武汉大学物理系印制的《中国物理学史》。王曦教授表示后期还会向我馆捐赠王燊老先生生前所藏。王燊老先生早期曾任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主任。

 2020年8月 24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追寻长江梦——《画梦长江——波澜起伏的中国治水故事》《长江之子郑守仁》”的新书发布会上,向我馆捐赠此两种图书各3册。《画梦长江——波澜起伏的中国治水故事》一书描述了一代代长江委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薪火相传、砥砺奋进、治理长江、保护长江、造福人民的辉煌历程、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了新中国长江治理与保护七十年的生动画卷。《长江之子郑守仁》一书真实描写了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院士的典型事迹,全面反映了这位“最美奋斗者”为党和人民的治江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宣扬了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甘当人梯的大师风范。两书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2020年7月10日,我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退休教师、地图学家尹贡白教授向图书馆捐赠其个人藏书95种100册、个人著作16种21册、手稿5册,共计116种126册,包括各类地图册、中日文地图制图专业书籍、洪山文史资料、书画作品集及美术字体设计等方面的图书。这批赠书,不仅充实了图书馆测绘类及书法艺术类馆藏,也为珞珈文库增添了一份生动的记忆。

 2020年7月9日,图书馆收到江苏省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赠书16种36册,包括《苏州市志》、《苏州丝绸志》、《苏州山水志》等系列专志,《老苏州百年历程》、《苏州旧街巷图录》、《苏州百姓图录》等系列图志,《苏州史志资料选辑》、《苏州纪事》等地方文献,比较全面地记述了苏州地区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十分珍贵的地情资料和文化遗产。

 2020年6月22日,图书馆收到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校友捐赠的由其本人主编的中英双语版《新冠应急医院建设运营手册》和《方舱庇护医院建设运营手册》各8册。这两种图书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的指导下,由参与方舱医院、应急医院建设改造及保障服务的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际建设、运营及保障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编写而成,系统总结了武汉战疫期间,为应对疫情暴发,建设应急医疗机构、紧急扩增医疗资源的经验和做法,从应急医疗角度为公共卫生体系构建提供参考,同时为全球各地区持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重要借鉴。

 2020年6月22日,图书馆收到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捐赠的《谢谢你,为武汉拼过命》武汉城市海报1套,加上主题页,共计33张。这套海报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设计制作,以武汉市的著名景点和地标性建筑为背景,配上“最美的不是樱花,是战斗在一线的你”、“三江同源,千里同心”等富有诗意的话语,表达出武汉人民对多家医疗队驰援湖北抗击新冠疫情的感恩深情。

 2020年6月1日,著名作家、校友陈应松先生继2017年之后,再度向图书馆捐赠个人著作。此次捐赠的为2019和2020年的新作,包括“名家作品精选”中的《陈应松作品精选》,“陈应松文集”中的文学演讲集《背铁砧上山》,诗集《关于鹰》,散文集《大九湖之恋》《逝水•冥想•深流》,短篇小说集《喊树》,中篇小说集《太平狗》《黑艄楼》《滚钩》《神鹫过境》《松鸦为什么鸣叫》,共计11种32册。

 2020年3月26日,图书馆因疫情还未开馆,鲐背之年的解放军报原总编辑杨子才老先生在其北京寓所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图书捐赠,将他的著述及各类诗、诗钞,包括:杂文著作《杨子才杂文选》《萤窗八集》《萤窗九集》等,诗词曲选本《古今五百家词钞》《历代咏史诗钞》《历代怀古哀时词曲钞》《民国六百家诗钞》《万首清人绝句》等,诗与散曲《散曲学步甲乙丙稿》《萤窗咏史诗》等,共计20种23册,捐给我馆。工学分馆馆长卢林代表我馆前往接受捐赠。

 12月20日,李春明校友向我馆捐赠个人著作《春明文稿》(共七卷)和《李春明经济文稿》(共四卷)各两套。《春明文稿》是他1979-2016近四十年间学习和工作的成果与心得,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许多亲身经历的事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李春明经济文稿》荟萃了他从事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的思考、探索与心得,既有宏观的理论建构,又有微观的实践指导,对湖北省经济发展历史研究大有助益。李春明校友1974年至1977年就读于我校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曾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12月11日,汤商皓老校友长子汤原华先生向我馆捐赠其父著作《台湾史纲》(初版)、《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新论》、《台湾史纲》(第四版)共4种13册,以及他自己编撰的《汤商皓教授图文集》20册。据汤先生介绍,其父1934年从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学日本东京大学,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带着家人回国,受聘武汉大学讲师。1938年,武汉大学西迁乐山,他是奉学校之命留守护校的校工之一,期间他和日籍妻子爱校护校,并协助疏散难民。抗战胜利后,迁居台湾,后侨居美国。

 10月29日上午,老校长刘道玉教授向我馆捐赠个人著作总计17种21册,其中有他的第一本著作《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代表作《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论》和见证他与学生密切交往的《大学的名片:我的人才理念与实践》等,均为图书馆的宝藏和全校师生的宝贵财富。图书馆将什袭珍藏,收入特设之“珞珈文库”,供广大师生共飨。

 2019年10月25日下午,李广来先生向我馆捐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湖北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作品集》1册、书法家汤元清(又名汤源清)先生书法作品 1幅,转赠画家李孟先生国画人物肖像 1幅。这是他继2018年5月25日首次捐赠以来,第二次向我馆捐赠。李广来先生1994年开始学习书画及书画装裱艺术,师从湖北工艺美术大师、汉派装裱艺术代表人物王士杰,以汉派装裱和古字画修复见长。曾先后参与中国国家美术馆、湖北省书协、湖北省美协等多次展览的书画装裱,担任多个书画协会组织及书画名家的指定装裱师,2017年被评为第五届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9年9月27日,校水利水电学院向图书馆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2015》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 2017》 各9卷的江河流域水文资料共140册,包含的流域有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浙闽台河流、珠江、内陆河湖。该水文资料原存管于水利水电学院,于今开始统一由图书馆接收,并作馆藏。

 2019年9月19日,我馆收到湖北省图书馆学会与炎黄文化研究会捐赠的《荆楚文化丛书》,计40卷80册。 该套丛书由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省内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历时三年编撰而成。丛书分胜迹、史传、学术、艺文四个系列,每个系列由十卷组成,凡四十卷,约一千二百万字,首次对荆楚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堪称湖北历史文化研究与普及的鸿篇巨著。

 2019年9月12日上午,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健教授向图书馆捐赠著作及藏书总计206种233册,涵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旅游摄影等主题,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有《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史》《我的诗与远方》等个人著作,也有《Looking East》《Before They Pass Away》等英文、意大利文的原版图书和精装书,图书保存完好、装帧精美,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及使用价值。

 2019年7月19日,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捐赠给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第二批艺术类文献到馆。此批文献共计74册,包括陈文令、方少华、杨勇、刘丽萍、缪晓春、马堡中、梁相斌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集、展览画册和艺术评论集。赠书入藏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艺术分中心(图书馆总馆E楼7楼当代艺术文献中心),将进一步丰富我校艺术类文献特藏,并为我校师生了解当代艺术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9年7月9日,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向武汉大学捐赠《河南历代方志集成》1套19卷565册(另附总目1册)。该集成是由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持实施的大型文化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最大的旧志出版工程。集成以现行河南行政区划为边界,汇编了现存上启明永乐十一年下至新中国成立五百余年间河南历代综合性方志共586种,内容涵盖这一时期河南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的发展变迁,是迄今为止研究河南最真实、权威的文献史料。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河南省档案馆提供的民国《河南通志稿》13万页的珍贵档案史料,属首次影印公开,内容不仅包含舆地志、经政志、矿产志等20余种分志,还兼及河南各县采访稿、各县概况调查、各县古迹资料等,堪称研究近代河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集成将入藏武汉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供全校师生阅读及研究使用。

 2019年5月23日,覃维副馆长代表西藏大学图书馆向我馆捐赠《菩日文献精选本》1套2册。西藏大学图书馆是我馆合作共建单位,两馆业务交流由来已久。“菩日文献”是2002年出土于西藏聂拉木县的一批藏文古籍文献,形成于公元八世纪至十四世纪之间。该文献记载了贡唐时期菩日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再现了贡唐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是继“敦煌文献”后,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藏文古籍文献。文献的发掘与影印本的出版填补了贡唐地区古籍文献的空白,为研究西藏文化的起源、变化、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原始的文献佐证。

  2019年5月4日,纪念唐明邦先生逝世一周年的“《唐明邦学术思想探索》首发式暨捐书仪式与唐明邦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会上,唐明邦先生的弟子、义女唐梦华(王继红)女士向图书馆捐赠图书《易学源流举要》和《唐明邦学术思想探索》 2种15册。《易学源流举要》以唐先生1988年至1996年期间给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讲课的讲稿为基础编撰而成。《唐明邦学术思想探索》是唐先生的学友、弟子研究其学术思想、回忆其精彩人生的文章结集。唐明邦(1925年1月23日-2018年5月4日),中国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专家、易学家、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学院顾问。

更多报道

欢迎捐赠
武汉大学图书馆自成立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友好人士的关心和支持,许多知名机构、著名学者,以及广大校友、普通读者都热心地向我馆赠送各类作品。我馆对这些捐赠文献悉心收藏与整理,除了纳入普通书刊借阅体系外,还特设武汉大学文库、港台书库等进行专项收藏和管理。这些捐赠文献极大地丰富了我馆馆藏,在此我们向赠予者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也欢迎更多的友好人士向我馆赠送优秀作品。

 联系人:任晓燕

 联系邮箱xyren@lib.whu.edu.cn

 联系电话: 027-68753885

 通信地址: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图书馆采访部文献赠送交换处(图书馆总馆D栋102)    邮 编:430072

武大图书馆手稿征集启事
惟楚有材,珞珈是钟。森森万木,遍散清风。
武汉大学自成立以来,其抱山含水的自然环境,中西合璧的典雅建筑,文理兼容的教育格局,求是创新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其翘楚中南、引领华夏、影响世界的独特气质。百十年来,武汉大学从自强学堂起步,到新世纪四校合一,培养了四十余万各领域专门人才,许许多多的历史名流、科研精英、人文大家、社会栋梁,或者从这里走向社会,或者在珞珈山上潜心学术,他们大都留下了或者正在创造着鸿篇巨制、华章佳构,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是这个社会珍贵的思想财富,也是武汉大学世纪辉煌的历史见证。为了更好地记录曾经和正在珞珈山麓生活的校友学子这百十年来生动的历史足迹,进一步塑造珞珈文化,彰显珞珈精神,强化社会影响,保存和传播珞珈优秀精神作品,武汉大学图书馆特创设珞珈文库,广收校友著作,现广向武大学子、学者、各地校友,广泛征集各类手稿作品,无论是长篇著述,还是片纸随笔,只要是手写手绘,均在我们的期盼之列。
所有作品,特别是手稿手迹,均希望提供作者签字或签章,以确保作品来源的真实性并体现其个性化的文化品味;注明在校专业班级学号,现职业或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及方式,以便联系。
对于所有征集到的手稿作品,武汉大学图书馆将以一流的馆舍设施予以永久性典藏,颁发收藏证书,并开辟专门区域,每年组织专家委员会确定专题,选择相关作品举办展览。对于合适的,并得到作者同意和授权的作品,图书馆将提供数字化加工,纳入“珞珈绘影-武汉大学影像知识库”进行长期保存,并在互联网上予以发布。凡所征集,我馆将尽量尊重作者权利,但保持最终处置的权力。
所有捐赠,请寄至:
    湖北武昌珞珈山 武汉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心 饶艳 主任 收
    邮政编码:430072
    惟我学子,广有华章。惟我书馆,爰富缥缃。惟希佳制,实我收藏。流风雅韵,山高水长。特布启事,以蕴书香。
武大文库征集启事

尊敬的武汉大学师生及校友: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各代武大人辛苦耕耘,著书立说,创造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是武汉大学乃至全社会的宝贵财富。为全面收集、永久保存武大人的学术作品,维护与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出版物收藏体系,彰前贤以激后学,武汉大学图书馆特设立“武汉大学文库”,并长期向我校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文库文献。

一、征集文献的时间范围溯自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湖北医科大学各校成立至今。

二、征集文献的著述人为武汉大学的单位、学生、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包括曾在武汉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校友)。

三、征集文献的类型以正式出版的著作(含著、编、译等)为主体,同时兼收知名专家、学者与杰出校友的日记、笔记、讲义、书信、手稿等非出版资料,以及其它反映武汉大学历史与现状特色的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献资料。

四、诚恳捐赠人在赠书上留下亲笔签名或铭章,以使永久珍藏的文库藏品尤显珍贵。

五、捐赠地点与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图书馆总馆D栋102采访部文献赠送交换处

联系人:任晓燕  xyren@lib.whu.edu.cn; 027-68753885

通信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图书馆采访部   邮编:430072

衷心希望“武大文库”的建设能得到您的垂注与支持!收到捐赠后,图书馆将为您颁发收藏证书,以志纪念。

 

你问我答